今天是國際跨性別現身日,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公布「跨性別人權現況問卷調查」結果,有近6成跨性別者曾遭原生家庭不友善對待,近7成4跨性別者在國中階段遭受騷擾、霸凌等,超過5成在日常生活中「不敢去上廁所」。伴侶盟呼籲政府政策應看見跨性別群體多樣性、國小課程應納入性別認同知識。
伴侶盟今天公布「跨性別人權現況問卷調查」,這份調查從3月14日上線到3月25日,共592人填答,留存576份有效問卷。
調查結果顯示,近6到8成的跨性別者在國中前摸索並建立自我性別認同,但也是在這個關鍵階段,有高達47.68%受訪者曾在校園遭不友善對待, 其中國中階段情況最為嚴重,佔74.09%,而當跨性別學生遭霸凌時,則有高達75.30%選擇不處理,尋求官方管道協助不到1成。
調查也指出,59.65%的跨性別者遭受到原生家庭的不友善對待,其中言語暴力高達94.82%、情緒暴力也有48.48%,家人強行矯正輔導、就醫者也高達48.78%。
生活日常經驗裡,55.41%跨性別者曾「不敢去上廁所」,另有24.32%延遲或不願就醫,22.01%在買服飾、配件時遭到店家或顧客刁難,18.53%曾在公共空間被騷擾或攻擊達18.53%;職場上,約有近4成跨性別曾因性別因素在職場上遭受歧視或罷凌,其中有41.88%因跨性別身份不予錄用。
跨性別者Alice說,跨性別者在工作、就學、就醫、甚至上街光街都相當困難,有人因不敢在外上廁所,整天憋尿憋到生病,也有人為了存到性別重置手術的高額費用,到八大行業上班,更有人被家人趕出家門,也有人曾被公司要求到一樓大廳上公廁。
伴侶盟秘書長簡至潔表示,問卷結果顯示,有52%填答者選擇單一性別認同,僅填答男或女性,另有48%填答非二元性別、既是男也是女、性別流動、跨性別、或無性別者,顯示其實跨性別群體在自我性別認同上有多樣面貌、差異,只採「男變女」或「女變男」二元化分類,無法充分理解跨性別者的生命經驗,因此國家曾拋出的第三性別政策,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彈,建議跨性別政策應更細緻與社群溝通。
為改善跨性別人權處境,伴盟提出7項訴求,包括取消強制手術、性別重置手術納入健保給付、性別登記與變更政策廣納跨性別群體意見、看見跨性別群體多樣性、政府性別統計應納入跨性別、停止區分異性婚同性婚、國小課程就應納入性別認同相關知識。
伴盟監事、國小老師劉芳良表示,問卷裡有高達7成跨性別學生遭不友善對待時,選擇不處理,代表這群孩子為了生存,在最壞的處境選擇吞忍,教育的責任應該是讓所有孩子在認同上得到安適,而不是帶著困境一路長大,大家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也沒有一個孩子應該在性別認同輸在起跑點上,跨性別也是美好的孩子, 期許每一個老師都能成為跨性別孩子的重要支柱,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