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發明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何大一昨天出席「NU SKIN大師趨勢論壇」,提及研發中的長效愛滋治療藥物「GSK744LA」,已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現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正測試人體對藥物的反應。
何大一表示,新藥可肌肉注射,藥效預計維持三至四個月,可降低病患服藥次數,但在了解人體使用效果前,無法預測上市時間。他也指出,全球每天有七千人感染愛滋病毒,一年有二百多萬人感染,年輕人感染比率愈來愈高,應讓民眾了解愛滋病可透過行為避免,「教育是最有效的防治方式。」
何大一及研究團隊在獼猴身上測試「GSK744LA」,發現此藥可利用特殊抗體,進入體內與愛滋病毒結合,讓病毒無法感染新細胞,阻斷愛滋病毒,藥效在恆河猴體內可維持一個月,推估在人體可達三個月。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現行治療愛滋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藥物,也就是俗稱的「雞尾酒療法」,利用藥物抑制愛滋病毒增生和複製的能力,與何大一研發的新藥機轉不同,但同樣能抑制病毒複製。
謝思民說:「對長效型注射藥物樂觀其成。」但該新藥進入臨床試驗第三期,挑戰在於效果必須不亞於抗病毒藥物,因為雞尾酒療法已從過去一天服用三、四次,每次十顆藥,進步到一天一至兩次,每次二至四顆藥;明年更有一天服用一次,一次一顆藥的單錠劑推出。
國內愛滋病毒感染者也有年輕化趨勢,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至十月底,新增愛滋病毒感染人數逾一千八百餘人,平均每天新增六名感染者,主要年齡層介於廿五至廿九歲。謝思民表示,去年國人十大死因,十五至廿四歲族群死因中,愛滋病竟榜上有名,在已有藥物控制愛滋病毒的今日,令人深感遺憾。
【2014/11/25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