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中獎 千萬別心存僥倖!醫師:戴保險套防愛滋病
感染愛滋 青壯人口佔92%
疾管署指出,不安全性行為包括與HIV感染者發生關係時,未正確且全程戴上保險套,使用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性交;血液傳染則是與HIV感染者共用針頭、針筒,或接觸到HIV感染者血液,以及接受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母子垂直感染則是嬰兒被已感染病毒的母親,在妊娠期、生產期、授乳時感染。
疾管署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逾3萬個HIV感染者中,15歲至49歲的青、壯年人口,就佔了92%,門諾醫院愛滋病個案管理師林葦萍表示,青、壯年人口為性行為高峰期,「性」與愛滋病毒密不可分,另還有因共用針筒注射毒品染病,而感染HIV將導致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到了發病期就是俗稱的愛滋病患(AIDS)。
得知罹病 多數崩潰痛哭
林葦萍任職個管師長達12年,目前手上有94個個案。談到個案得知自身成為HIV感染者時,林葦萍說,大多數個案一開始會爆哭,無法接受事實,甚至還須至身心科、精神科就診,這些人通常會想「回家怎麼面對父母」、「如何傳宗接代」等疑惑,大腦思緒就像一個毛線球,必須一絲一絲抽開解惑。
例如有位個案年僅18歲,為男男同志,雖然性生活複雜,但性行為時都會全程戴套,多年前找到自認可託付終生的另一半,感情穩定後,發生關係時便未再做好安全性行為,沒想到對方腳踏多條船,將HIV病毒傳染給他,該個案得知後大崩潰,每天以淚洗面。
一次中獎 千萬別心存僥倖
林葦萍說,還有位年近30歲的個案,已準備與女友結婚,婚前他與友人到泰國旅遊,一時興起想要挑戰男男性行為,在當地「約炮」卻不幸「中獎」確診,立刻哭著找她訴苦,非常後悔。還有位20歲的個案,則是嫖妓未戴保險套,遭性工作者傳染。
「戴保險套絕對可以防止HIV病毒!」林葦萍說,只要全程戴套,且不要使用過期、不良品的套子,並正確戴上,且不可帶2層,因為容易造成脫落,如此一來,就可以全面防範愛滋病毒。
服藥別斷 也能生活如常
若真不幸感染,林葦萍表示,HIV感染者就像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只要每天服下一顆藥,大部份都可以將病毒控制,其生活就跟一般人一樣,可以上健身房、登山等運動。若按時服藥,體內的病毒量已經偵測不到時,透過洗精技術抽出精液,找出無病毒的精子,再做體外受孕,也可傳宗接代。
「絕對不可以停藥。」林葦萍提到,曾接觸過一位個案,10年前就被驗出為HIV感染者,但卻不按時服藥,身體狀況好的時候就停,不好時再服藥,直到去年10月份,個案瘋狂拉肚子,被奶奶帶來醫院,經醫師檢驗,體內病毒量極高,必須立即住院觀察。
潛伏期達數年 症狀不明顯
林葦萍表示,HIV感染者潛伏期可能長達數年,這段期間身體完全不會有異狀,也有少部分感染者在感染後2至3周,出現反覆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或是皮膚出現一大片類似過敏疹子,到診所怎麼看都無法痊癒,稱為急性發病期,這時就須到醫院檢驗。
林葦萍說,不分性別、性向,只要有發生性行為,應全程戴套。並可經匿名篩檢,定期做HIV檢驗。
三千多人未服藥
年輕患者怕吃藥原因在這裡
據疾管署統計,去年愛滋感染者服藥率為88%,但仍有12%感染者,約3600多人未服藥,尤其居住在台北地區及男性族群佔多數,甚至越年輕對吃藥一事越遲疑。
感染科醫師出身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國內愛滋感染者年齡層以25至34歲年輕族群為最多,因為一旦服藥就不能停,他們仍需工作,怕藥物副作用影響表現,是在門診中最常見暫時未服藥的理由,還有一些人是因為怕吃藥被發現是愛滋感染者。面對這些害怕服藥的感染者,都需要個管師細心分析原因、耐心設計服藥方針,才能卸下他們的心防。
對於一般民眾而言的小事,對愛滋感染者都可能需要耗費龐大心力解決。「在醫院藥局領完藥後,我們一定是想都沒想直接整包拿回家,但他們不敢。」羅一鈞說,常在醫院看到感染者從背包中拿出一罐一罐小藥盒,偷偷在角落分裝,就怕帶著藥袋回家會被房東、室友或家人發現自己是愛滋感染者,被發現在吃藥,總以「吃維他命」當藉口。
其實,目前國內對愛滋感染者的醫療體系完備,感染者不論在哪個階段遇到問題,個管師一定樂意相助,但這些消息如何觸及那些選擇不服藥的感染者,羅一鈞無奈地說,感染者多數不信公部門的文宣,現在只能與民間團體合作,再加上醫療院所,如同許多大網一起把所有感染者撈出來,由民間支持性團體給予協助。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2030消除愛滋/愛滋病患長得像你我 電影戲劇來說愛滋故事有助減歧視
2030消除愛滋/愛滋治療進步 長效針劑美已上市
2030消除愛滋/5成民眾仍歧視 愛滋病患怕曝光而中斷就醫
2030消除愛滋/愛滋「九0、九三、九五」提前達標 新藥物加整合治療立功
不只菸酒檳榔!「口愛」性行為染HPV恐致頭頸癌
性生活單純不可能染病是錯誤觀念!醫揭愛滋病2大感染途徑
「連結」對象不固定 小心菜花朵朵開
固定性伴侶為何還會染菜花? 醫曝「潛在感染源」:半年內都可能發作
防愛滋用吃的 疾管署提供3族群公費藥物
北市愛滋通報人數逐年降低 3動作有效預防感染
「我一輩子潔身自愛當個好太太,卻得2種性病!」診間痛哭的60歲婦人給婦產科女醫的啟示
愛滋男半年長胖20公斤 原來是服藥副作用
愛滋及早發現並治療 可過與一般人無異生活
新冠肺炎衝擊愛滋照護 專家提三大策略因應
恐怖情人 愛滋條例21條成幫凶
醫推U=U 測不到病毒就無傳染力
公費投藥喊卡 愛滋防線憂破口
想當網黃賺錢 資深脫星阿空這麼建議......
他是恐怖情人 愛滋條例21條竟成幫兇
事前投藥防愛滋(PrEP)計畫年底終止 愛滋防線憂破口
「網黃」是什麼?專家說宣傳性病防治要靠他們
有效預防愛滋 專家籲高危險族群遵守PrEP用藥原則
醫界力推U=U 測不到病毒即不具傳染力
台灣愛滋新增感染者連3年下降 估今年再減兩成
「痛痛女孩」民團籲本土研究 國健署:明年中有結果
男性HPV感染率逾9成 曾染菜花發生罹癌風險增九倍
疾管署:無法排除感染0風險 故使用「幾乎」表微乎其微
千里送藥治愛滋 創U愛環境
公共場所這些東西別亂碰 無性經驗也可能會染上菜花
愛滋除罪連署達標 提案者:推倒歧視高牆避免獵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