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雷射儀器一台動輒300萬元起跳,新雷射儀器又不斷推陳出新,加上不景氣,開業醫師不願意貿然投資買雷射儀器,改用月租。甚至等約好病患後,再「叫」雷射儀器到診所進行治療。
擁有25台雷射儀器的開業醫師楊志賢指出,市面上常用的皮膚雷射儀器機種約有30種,診所根本無法備齊,一般多只備有二、三台。皮膚美容市場不景氣,雷射儀器卻不斷推陳出新,民眾到了診所常指定要做「某某雷射」。一位知名醫師私下指出,為了留住病患,很多醫師向雷射廠商叫機器到診所,幫病患打雷射,以節省成本。「早就見怪不怪了!」皮膚科醫師曾興隆說,月租儀器、叫儀器,在皮膚科已經非常普遍。
楊志賢估算,買一台儀器約300萬元,若是月租則要6萬元到8萬元,臨時叫儀器到診所,一次約1萬元。他說,若是月租或臨時叫儀器,如果做不到6個病患,醫師還是無利可圖。
楊志賢分析,雷射市場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有病患基礎的醫師可以買更多機器,沒有病患、沒有資本的醫師,只好臨時叫儀器到診所。但是,醫師勢必不熟悉儀器,打輕了效果不好,打重了皮膚返黑。
且有些診所是由非專科醫師施行雷射,甚至是由診所小姐操作。曾興隆說,經常有失敗病患找他求救,這些病患有的是脈衝光打出疤痕,或是果酸換膚換出疤痕,非專科醫師作出問題,卻不會處理,鬧出不少法律糾紛。
醫界甚至傳言,有時臨時叫儀器到診所,某些醫師沒用過該類型的雷射機種,最後由儀器廠商的業務自行上場,幫病患打雷射,醫師只是在旁觀看。或是業務員在一旁「指導」醫師施術。
一家醫療器材業者低調的表示,醫師在決定買機器前,一定會有考慮期,可能是業務員會帶著機器讓醫師「試打」看看,至於醫師有沒有向接受試打的對象收費,他們並不清楚。
對於消費者的自保之道,曾興隆感嘆,有什麼樣的消費者,就有什麼樣的市場,只能呼籲別貪小便宜,要找有口碑、有信譽的醫師。
【2009/03/04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