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飯、燒熱水、燙衣服……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熱源而發生燒燙傷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學齡前的小朋友,處在好動的階段,容易碰觸廚房或浴室等會接觸到熱源的地方,造成燒燙傷意外。而年長者或行動不便的人,不慎發生燒燙傷的機率也較高。因此,如何適當處理燒燙傷十分重要。
Q發生燒燙傷當下,正確的處理方式是?
發生燒燙傷時,初步的處理就是將熱源移除,並且以「沖、脫、泡、蓋、送」的順序原則處理傷口與病患:
1.沖冷水:但須注意水溫不要太低、勿沖水太久、
勿用冰塊冰敷,可能的話最好使用生理食鹽水。
2.脫去衣物:包括皮帶、戒指、手鐲,並注意避免
撕破水泡等。
3.泡冷水:水溫不可太低,避免泡水太久造成失溫。
4.覆蓋送醫:以乾淨的紗布覆蓋後送醫診治。
要注意的是,沖冷水的時間大約十分鐘就好,以免發生水溫過低造成低體溫的情形,也不建議塗抹醬油、牙膏或不知名藥粉等物質在傷口上,以避免進一步造成局部組織傷害。
Q水泡要不要刺破呢?
水泡應該要小心的刺破,再把水泡內的組織液抽出,並保留水泡的完整性,因為完整的水泡可以保護傷口,不會暴露造成疼痛,也可以維持傷口的生理性潮濕環境,傷口會恢復得比較快。但建議不要自行刺破,以免不慎造成傷口發炎,應該交由醫師處理。
Q如何判斷燙傷嚴重程度?
傷口的深度與受傷面積大小,決定燙傷的嚴重程度,這需要醫師判斷。燙傷依照組織受傷的深度可以分成四個等級:
一度燒傷:皮膚表面會發紅並且疼痛,外表類似皮膚被太陽曬傷的程度,影響的深度只限於表皮層。
二度燒傷:會傷及皮膚真皮層,外觀上常會形成水泡,病患也會覺得疼痛。
三度及四度燒傷:影響全層皮膚與皮下組織,受傷後皮膚表面沒有血色而呈現蒼白,病患在開始會有痛覺,之後反而因為感覺神經受損而不覺得疼痛。受傷越深、面積越大,對患者生命危害越大。
Q看醫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應該掛什麼科?
一些重要的資訊可以提供給醫師,例如:發生燙傷的時間、被什麼東西燙到、在什麼樣的場所被燙傷、接觸到熱的東西時間大概是多久、以前有沒有打過破傷風疫苗、有什麼重大或慢性疾病、打針吃藥是否會過敏等等。這些都是重要的就醫資訊,可以給醫師參考。如果發生燒燙傷、電燒傷、化學物質灼傷、凍傷等傷害,一開始都可以到整形外科門診求助,若擔心有危及生命等緊急傷害,可以直接到急診求助。
Q傷口什麼時候可以貼人工皮?嚴重燒傷要怎麼辦呢?
在受傷初期三、四天,傷口發炎期組織滲出液較多,同時怕傷口感染,不建議傷口貼覆人工皮,建議經由專業醫師判斷後,決定傷口的照護方式。在受傷初期三、四天,醫師可能會局部塗抹抗生素藥膏,或貼覆吸收性較高的人工敷料,同時會指導病患如何每天照顧傷口。
在受傷初期後,輕度燒燙傷若恢復良好,滲出液會逐漸減少,經由醫師診視後可以選擇貼覆人工皮以減少局部疼痛感,此時有機會減少換藥次數。較嚴重的燒燙傷很可能在數日之後仍有相當的局部分泌物,醫師會與病患討論進一步的處理,包括傷口清創或植皮重建等手術治療。嚴重的燒燙傷,則經由專業醫師判斷後,建議住進燒傷病房或燒傷加護病房進一步治療。
Q如何預防留下疤痕?
如果是輕度燒傷,例如一度與淺二度的燒傷,在沒有傷口感染的情況,傷口可以在一至二周內恢復,則日後留下疤痕的機會較低,但要做好防曬,以免日後局部發生色素沉澱。
若受傷程度較深,三周以上仍無法完全癒合,而需要進一步植皮或手術等治療的傷口,就有可能發生疤痕增生的情況。這需要患者耐心地配合治療,治療的方法包括進一步手術、使用矽膠藥膏、矽膠貼片、穿彈力衣、局部注射藥物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