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也中暑!醫囑兩種食物少吃和漸進式進補
秋意深,日夜溫差大,體質敏感者出現症狀,提前冬季癢,還有人被秋老虎熱到中暑,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提醒民眾,最好別再喝冰飲,進補採漸進式,如果氣溫升就要降低補藥分量。
張煒東表示,近日門診很多鼻子過敏、上呼吸道感染感染的病人,因為早晚冷,水氣凝結成露,白天卻高溫炎熱,空氣中的水分更少、更乾燥,古人稱為「秋燥」,當呼吸道黏膜變得乾燥,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過敏的發炎反應。
他說,中部地區白天溫度升高,飆高攝氏30度以上,許多民眾晚上設定冷氣溫度和夏季一樣才睡得著,但半夜氣溫轉涼,戶外戶內都冷就很容易著涼,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等風寒情形,也容易增加關節痠痛或舊傷發作機率,最近腰頸扭傷的人不少,都跟肌肉僵硬不慎拉傷有關。
張煒東說,這幾年來氣候變遷,一天之內溫差變化大,很多疾病在不該發生的季節發生,例如往年冬季搔癢症的患者今年秋天出現症狀,以前秋天幾乎沒中暑案例,今年秋天卻有人熱到中暑,今後要注意的不只是節氣問題,還要留意溫差變化造成的身體狀況。
秋季另一個好發疾病是腸胃腹瀉,有些民眾夏天吃太多冰品導致腸胃功能不佳,有人到了秋天還是繼續喝冷飲,食用涼性的西瓜、苦瓜等瓜果類食物,古人說「秋瓜壞肚」,就是指涼性食物會讓胃腸功能出現問題,造成腹痛腹瀉的情況。
張煒東說,溫差變化大時,身體對環境的反應和肝的協調功能有關,中醫典籍記載「肝主疏泄,主調達。」秋天季節變化時,有些人會覺得昏昏欲睡,整天提不起勁,這就是肝的協調功能較差,可以吃點牛排、牛肉湯、豬肝等補血食物來提高身體應對的能力。
張煒東表示,如果睡醒後還是很疲倦,那就表示身體已受天氣影響,在秋燥的食療方面,應以滋陰潤燥的食物為主,如蓮藕、燕窩、銀耳、蜂蜜、梨等可以滋潤水分又不會過度寒涼的食物為主。也可以加強運動的質和量,從運動去加強改善循環。
對於秋冬進補方式,張煒東建議採取漸進式,依照天氣溫度的變化來調整,以吃羊肉爐為例,若天氣沒很冷,中藥包劑量要減半以上,最好要加入大量的青菜,這樣可以減緩補藥的熱性,又達到補養的效果,避免太「熱性」,恐會造成睡不好、口乾舌燥、嘴破、便秘等身體上火的情況。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保守祕密傷健康?與配偶關係好壞無害健康?解讀關於健康生活的研究
首富李嘉誠、股神巴菲特重金研發的「富人仙丹」
天冷食補2湯品 有助增強免疫力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人的一生總心跳數是固定的,心跳越慢壽命就會越長?
熟齡健身房為老人家重訓 他們告別拐杖冒險追夢
「冬至」後氣溫直直落 做好保暖注意心血管疾病
中年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降低2%至5%! 醫:做好這3件事就能避免中年發福
日行一萬步、地中海飲食...原來「4大胸腔內科名醫」靠這4方法清肺毒、養好肺
「大雪」陰冷潮濕,疾病好發!通氣血舒緩關節腫痛
60歲看起來像40歲!吳明珠中醫師善用8養生法,快樂度過更年期
為什麼當你超過五十歲後 該將運動視為一項「工作」?
吃得健康、每週運動6天是「成功的老化」祕訣嗎?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入冬氣溫驟降 中醫師、營養師大推這項健康食材
豆漿煮粥 補充銀髮族蛋白質
冬季養生飲食、藥膳大公開 中醫:飲食加入這東西助暖身!
賈伯斯對食物相當挑剔!為什麼健康狂熱者還是死了?
停止退化的多重災難!權威醫師教你2種方法降死亡率
如此溫暖的冬天還需要補嗎?吳明珠建議先吃這類食物平補
老化不可避免嗎?老年學權威醫師:老化與退化有差別
秋天易口乾、乾咳?中醫傳授必做潤肺3件事
保持健康且長壽3要件 研究:最重要的做越少壽命越短
認真咀嚼能防失智上身!長壽專家白澤卓二:4關鍵讓頭腦清楚有活力
秋冬手腳冰冷、咳不停怎麼辦?醫教做這些事助改善
冬季進補千萬別瞎補!當心成為心腦血管病癌症的推手 不同年齡不同體質進補方法看這邊
醫病天地/進補看體質 小心補過頭
立冬溫補喝四神湯 按摩鼻翼後腰曬背能防寒
立冬進補別踩地雷 中醫師提醒小心補過頭
「立冬」冬季開始 早睡晚起儲陽氣、忌食生冷清淡吃
猜你喜歡
發熱衣洗錯一次「保暖度大降70%」4大洗滌地雷曝光
薑黃護心好食材!營養師:小心副作用,建議這樣吃最好
天天吃水煮餐最健康?專家:小心荷爾蒙大亂,簡單4招更營養!
木製砧板或塑膠砧板哪個好?科學家用實驗訴真相
針灸醫師教你用「吹風機」吹穴位 解決全身病症達到溫灸效果!
冷凍魚比較不新鮮? 專家解惑!「NG解凍」小心營養流失
天冷吃火鍋血壓、血脂飆?專家點名火鍋地雷:湯底、醬料、油脂含量高!
拿到「高鐵半價」竟讓老人們覺得像上斷頭台!黃越綏:面對「老」這檔事,不是由你掌控
不只能暖手!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家事達人教你4種功用
一個人住的自在美好!彭樹君: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練習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
發熱衣輕薄又抗寒!但4類人穿了恐搔癢起疹
首富李嘉誠、股神巴菲特重金研發的「富人仙丹」
吃豬腦補腦、吃魚眼補眼…以形補形食療是真智慧還是以訛傳訛?
火鍋湯底能喝嗎? 醫告誡「10種人」小心隨時痛風
寒流來也不怕!中醫師傳授低溫保暖秘訣,還能調整體質遠離疾病
吃太鹹小心傷腎、傷心!「6大陷阱食物」吃起來不鹹但都藏高鈉
白藜蘆醇、茄紅素助護心? 別亂吃!營養師解析真相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動物鐵、植物鐵哪個好?營養師告訴你補鐵食材排行榜
吃素更健康?營養師提醒,吃錯恐過敏、血脂超標!健康吃素3關鍵
堅強的人不快樂!「訴苦」有3大好處,不用害怕麻煩別人
羽絨衣怎麼穿才保暖? 名醫揭關鍵原因:不要穿錯
手麻腳麻像針在刺?注意維生素B12缺乏警訊!掌握3-6周黃金治療期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四大護心穴道」每天按壓20下 促進心血管循環!
蔬菜都吃就是不吃主食?你到底在吃素還是瞎折騰
結實卻不一定更健康?醫:練出肌肉線條≠運動力
十二時辰的各器官排毒時間 中醫師教你如何排毒養生!
葉黃素百百種該如何選擇? 藥師破解常見5大NG觀念
9成民眾都用錯了!暖暖包不是用搓的、別握手中 正確用法曝光
水餃熱量排行曝光 !「這口味」意外爆肥 網驚:還以為很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