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抗老養生

如何讓老人活得好、活到老? 專家這麼建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中間)表示,照顧高齡者,除了醫療需求,還應該擴及健康長者,讓銀髮族活得好、活到老。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中間)表示,照顧高齡者,除了醫療需求,還應該擴及健康長者,讓銀髮族活得好、活到老。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人口老化,台灣進入老年化社會,如何讓社區弱勢老人安養天年,成為眾人關注議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舉辦「國際慈悲關懷社區與生命識能推展座談會」,邀請臺灣國際慈悲發展社區發展協會、士林舊街、內湖湖興、台北天后宮、文山指南、大同慶安、中庄仔福德宮等慈悲關懷社區,分享經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表示,全球許多開發國家都與臺灣面臨相同的老人照護議題,北市聯醫自三年前深入社區,積極推動居家醫療,發現照顧高齡者,除了醫療需求,還應該擴及健康長者,讓銀髮族活得好、活到老。

為此,北市聯醫與在地力量合作,成立「慈悲關懷社區」,連結政府、社福、學校以及宗教等團體公私力量,將生命識能帶入社區,期盼長者在地終老。此外,透過青銀共學、生命咖啡館等活動,凝聚社區的夥伴關係,發揮社區連結彼此的互助力量。

臺灣國際慈悲關懷社區發展協會何逸松理事長表示,根據國際慈悲關懷城市憲章精神,慈悲關懷城市或關懷社區重點在於從出生到往生的生死相隨,將生命與臨終照護議題從社區擴展,增進社區民眾對於健康識能到死亡識能的生命識能增長。

臺灣國際慈悲關懷社區發展協會劉嘉仁秘書長指出,有別於過去醫療院所以醫療為主體的社區營造,「慈悲關懷社區」則是以社區為主體,不只介入弱勢及老人照護,更與在地居民、週邊商圈、學校等進行生命智慧交流,打造以「生命識能」為核心價值的社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翁林仲副總院長說,各慈悲關懷社區應該連結在地特色,發展多元化、個別化的社區樣貌,並注入健康促進要素,並讓年輕人多多參與,攜手推廣從生到死、世代共好的生命識能,為醫養結合及長照政策奠定成功基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