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邱瓊平】
辛在勤從小就喜歡運動,常結伴和同學一起打籃球、踢足球,也會參加社區的球隊。就算出國念書,仍維持運動習慣。學成回台後他到中央大學、氣象局服務,工作後可以運動的時間有限,加上找不到打球的夥伴,他開始跑步健身。
「我原本很討厭跑步!」辛在勤笑說,跑步實在很無聊,也無法邊跑邊聊天,但跑著跑著,後來居然跑上癮了。有長達10多年時間,他每天清晨5點就在住家附近跑步,不論晴雨,就算冬天冷氣團報到,他也照跑不誤。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覺得覺得,「大家都在睡覺,我為什麼要跑步?」才中斷這項運動,改為游泳。他回憶,那段時間太太因髖關節發炎,全身性劇痛,連走路都有困難,為了幫太太復健,夫妻兩人每天到中央研究院游泳,靠著游泳運動復健,太太終於找回健康。
三年多前,全台掀起單車風潮,他也跟流行改騎摺疊腳踏車。騎了一陣子後覺得不過癮,他進階騎公路車,而且裝備越買越齊全。他自嘲:「騎不贏人家沒有關係,騎得到就可以了,但裝備要比別人還要帥!」
長年維持運動習慣,辛在勤說,除了喜歡流汗的感覺,另一個原因就是要控制體重。很少人知道,辛在勤長年飽受頭痛之苦,每一兩個月就發作一次,時間長達20多年。他第一次頭痛是在高中時,這種類似偏頭痛的症狀讓他曾痛到撞牆,眼淚不自覺流下,有時還會累到睡去後又痛醒。
辛在勤無奈的說,懷孕婦女生產可能痛一天,但他每次頭痛發作都要痛上7天,四處求醫都找不到答案。大學時曾到腦神經外科掛號,做了腦部斷層掃描,但還是無解。當時醫生告訴他,「你已經痛了這麼多年,但還活著,應該是死不了啦!」
為了減緩疼痛帶來的不適感,辛在勤嘗試許多方法,發現只要體重維持在65公斤左右,頭痛的症狀就會減輕,只是痛的部位會轉到其他地方,雖然身體仍不舒服,至少沒有頭痛那樣難受。
為了控制體重,現在他每周跑步一到兩次,周三晚上固定夜騎,周末假日則跟車友結伴騎單車,每趟都騎100公里左右。
除了靠運動控制體重,他也很注意每一天攝取的熱量,一天盡量只吃2000大卡,若晚上有應酬,白天就少吃一些。他說,現代人吃得很營養,為了調節身體,他每周會刻意有一、兩餐什麼都不吃,只喝水或是茶。盡管很重視飲食,但愛吃美式花生醬漢堡的他,偶爾還是會忍不住跑去解饞,但不會吃過量。
他說,透過運動和保持體重,讓頭痛獲得改善,雖然每隔一到兩個月還是會發作一次,但已經很滿足現狀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