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整理/記者施靜茹】
1.源起: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50度。
2.日期:8月23日
3.氣侯:「處」是住的意思,意指夏天暑熱到此終止,暑氣將逐漸消失。國曆8月7日已立秋,處暑是秋天第二個節氣,應有秋意,但台灣的秋高氣爽時間不多,倒是會燥熱。處暑晴天的下午,炎熱感不輸給盛夏,稱得上是夏日的回首一瞥。
4.俗諺:
●「處暑,會曝死老鼠」:形容此時天氣酷熱,連小動物都受不了陽光曝曬。
●「處暑若逢天下雨,縱然結實亦難留」:農作物最怕雨水過多,若適逢颱風來襲,災情將更為慘重。
●「秋老虎,毒過虎」:形容處暑的炎熱,曬到皮膚很不舒服。
5.提醒:處暑中午雖然炎熱,但早晚較涼,晝夜溫差大。習慣晚上吹冷氣睡覺的人,不妨關掉冷氣,開窗讓空氣流通。更記得要蓋被子,不要著涼了;出門最好帶一件薄外套,以備不時之需。
6.食物:中醫有「五臟配五色」之說。白色食物偏寒涼,可滋陰潤燥、養肺,因此白蘿蔔、白菜、高麗菜、白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或中藥材的杏仁、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適合一般體質者補身。
7.養生:秋天有燥邪,會影響肺臟,耗損人體津液,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皮膚乾癢等症狀,多喝水恐難以改善,不妨藉由日常飲食「顧肺管」。
忌吃辛辣、煎炸食物,或韭菜、蒜、蔥、薑、八角、茴香,易加重秋燥。可泡「生津潤喉茶」,將楊桃、甘蔗頭、葡萄乾和冰糖入鍋後,加兩碗水熬煮,有助生津潤喉、止咳化痰。
諮詢/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