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俐君採訪整理】
節氣達人陳玉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酷熱難當,俗諺:「小暑大暑無君子」,形容炙熱氣溫讓人受不了,已顧不得君子風範,只想脫去上衣消暑;「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描述高溫天氣讓人懶散,連三餐都懶得煮了。
大暑時節,氣溫屢飆破紀錄,午後雷陣雨帶來濕氣,與暑熱交互作用,讓人容易中暑,更常誘發腸胃不適等問題,急性腸胃炎患者有增加趨勢。夏季食物較難保存,人體體溫也容易偏高,此時若吃進問題食物,腸胃道疾病就會無情發作。
愛吹冷氣 當心空調病
除了慎防腸胃鬧脾氣,不少人選擇待在冷氣房裡避暑,但冷氣房裡窩久了,體質虛寒者,反會出現流鼻涕、頭痛、咳嗽、關節疼痛等類似感冒或鼻子過敏等不適症狀,中醫師提醒,小心「空調病」上身。
中醫認為,所謂空調病,其實就是風寒型感冒。空調病主要因為冷氣房內,空氣長期處於封閉循環狀態,缺乏新鮮空氣交換,換氣不足導致氧氣不夠,待久了易使人頭暈、倦怠等。再者,冷氣房裡濕度不足,室內太乾燥,使眼、鼻、口黏膜分泌物增多,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就容易發生。
對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差的人來說,從戶外高溫環境,瞬間進入低溫冷氣房,室內外溫差過大,若衣著單薄,血管因遇低溫而急遽收縮,頭痛、關節痠痛等症狀就容易出現。
體質虛寒 適度曬太陽
站在「春夏養陽」的觀點,儘管大暑時節氣候濕熱,建議體質虛寒者,不要整天待在冷氣房,應避開正中午最熱時段,適度外出曬太陽、吸收陽氣。當滿身大汗要進入冷氣房前,務必要把汗擦乾,並穿上薄長袖衣物,以免吹風受涼。
避免空調病,室內冷氣溫度宜維持在25℃至27℃間,冷氣機濾網也要定期更換、清洗。為防止冷氣房內的空氣循環不良,除了定時調整「換氣」功能,也可在門窗留點通風空隙,以防單一氣體循環。
綠豆西瓜 可以解暑氣
酷熱難耐的大暑時節,想消暑氣不一定得窩在冷氣房,建議可適量吃點綠豆湯、西瓜汁,以助解除夏日暑氣;而對於多汗者來說,可多吃酸梅、洛神以收斂汗水,也可適度喝點鹹湯,協助身體補充鹽分。
節氣操
節氣操達人簡文仁(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台灣健康醫院學會常務理事)
熱氣逼人下水樂
1.雙腳一邊做出奔跑動作,雙手手臂則一邊往外畫圓,表達類似游泳的意境。
2.雙腳左右來回奔跑時,雙手可搭配反覆做出游泳動作。
要領:來回小跑步時,腳跟可微微抬起、膝蓋微彎,以緩衝奔跑力量對下肢的負擔。
動作功效:手臂游泳動作,可增強肩膀、手臂肌肉伸展;小跑步動作,可活絡腿部肌肉群。
建議時間、次數:一日至少2次,依照個別體能,每次3至5分鐘。
夜觀星斗大宇宙
3.雙腳張開與肩同寬,身體微微往後仰,讓臉朝向天空。
4.身體後仰、臉部朝上時;雙手張開,讓掌心也向上,置於臉旁做出「觀星」狀。
要領:身體下腰後仰時,膝蓋可微蹲,以防增加腰部負擔。
動作功效:可訓練腰部肌耐力,但後仰幅度,建議依個人能力而定。
建議時間、次數:一日至少2次,依照個別體能,每次3至5分鐘。
養生茶/藿香化濕湯
材料:藿香3g、佩蘭5g、甘草2g。
做法:
1.先將藿香、佩蘭、甘草加入300c.c.開水滾煮。
2.煮沸後撈出藥材,即可飲用,可回沖1至2次。
效用:藿香氣味芬芳,藥性辛溫解表;佩蘭具健胃效果,甘草性味甘平,不但能補氣,還能協調各藥材發揮功效。此帖茶飲可化腸胃溼氣,並解體表暑熱。
禁忌:無特別限制,體虛汗出多者,最好別喝,以免耗元氣。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