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來到加拿大第一大城多倫多參加第14屆國際老化聯盟會議(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n Ageing, IFA),儘管要面對12小時的時差、冰冷的三明治午餐,儘管來自77個不同國家的與會者有很大的文化差異,但大家發現彼此有個共同點,我們都一起變老了,而且對於高齡社會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有很相近的想法。
此次會議的主題為邁向十年的健康老化,呼應國際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首次發佈的高齡與健康報告(World Report on Ageing and Health),重新定義健康老化是發展和維護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發揮過程,而每個人應從強化自己的內在健康力開始。
大會的開幕演講即由國際衛生組織高齡部部長Dr. John Beard登場,談到除非我們重視年齡歧視(Ageism)議題不然所有的事都是空談,年齡歧視到處都是,包含我們說話的方式,到各種學術研究,他接著以自己為例,最近被告知該退休了,因為達到WHO退休年齡,John 開玩笑說或許我該開始去做一直想做的繪畫,身為WHO高齡部部長,他覺得在年齡歧視上還需要很多努力。
而在我們增加的歲月中如何注入生命呢? 聯合國代表Dr. Cynthia Stuen分享她最近跌倒縫了三十針的故事,如果她受的教育不高,如果她沒有保險,如果她住在偏鄉,如果她沒有愛她的家人,如果她像全世界50%受到各種虐待的人一樣,她的日子會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生活品質是首要。
資深科學家Dr. Geoff Fernie更直白地說,很多人都說要擁抱老化,他覺得這根本是垃圾話,對他來說高齡的生活就是避免受傷、避免貧窮,然後做想做的事,期望透過預防及科技幫助我們找出問題並可以在家裡解決。
另有多位專家都一致同意不應該再將思維放在蓋多一點醫院、增加多一點醫護人員,而是運用社區的能量,提升社區的功能,讓每個人有機會一起參與老化的過程,共同努力。
現年97歲的前任加拿大密西沙加市(Mississauga)市長Ms. Hazel McCallion也受邀出席本次會議,她也是史上任職最久的市長,長達34年,腳步輕盈、中氣十足的上台介紹自己目前任職於一家公司的CEO (CEO為執行長的常用簡稱,但這裡指的是Chief Elder Officer),她提到隨時不要放棄自立生活的想法,並努力貢獻自己,幫助他人,參與社會,全場近千位聽眾看到她神采奕奕地分享人生智慧,不禁站起來鼓掌致敬,深受感動。
科技的話題當然也是這次會議的重頭戲,多倫多大學分享了他們利用機器人創造各種人際互動、避免社交孤立的案例,包含陪長者吃飯聊天,講笑話,玩撲克牌、賓果遊戲,準備餐點,依據主人的喜好、天氣及場合建議適當的穿著,及感應主人在家中的位置,倘若跌倒可以立即協助等,然而如參與會議的臺灣國健署王英偉署長所說,科技再怎麼進步,還是需要和人文結合,才能發揮真正的意義與綜效。
揚生慈善基金會也發表了由陽明大學童恒新老師所主持的自癒力論述計畫,及輔仁大學黃揚名老師共同合作的自癒力教室介入計畫,結果顯示參與者在身體機能和生活品質上的改善成效,並深受多國學者的認同,Dr. John Beard也鼓勵說雖然很遺憾因為政治因素我們無法合作,但你們在自癒力上的推廣是和我們很契合的。此行另有陽明大學、成功大學、桃園市衛生局等共襄盛舉發表台灣在地的各方面成效。
在這個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的高齡世代中,跳脫現有思想框架,翻轉創新才是改變的開始,而我也相信嬰兒潮世代會是創新的領頭羊,60不再是「老」的分水嶺。
如果要問這幾天的關鍵字,我想會是生活品質、社區、科技、尊嚴與優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