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變老了,再來呢?
這週來到加拿大第一大城多倫多參加第14屆國際老化聯盟會議(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n Ageing, IFA),儘管要面對12小時的時差、冰冷的三明治午餐,儘管來自77個不同國家的與會者有很大的文化差異,但大家發現彼此有個共同點,我們都一起變老了,而且對於高齡社會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有很相近的想法。
此次會議的主題為邁向十年的健康老化,呼應國際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首次發佈的高齡與健康報告(World Report on Ageing and Health),重新定義健康老化是發展和維護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發揮過程,而每個人應從強化自己的內在健康力開始。
大會的開幕演講即由國際衛生組織高齡部部長Dr. John Beard登場,談到除非我們重視年齡歧視(Ageism)議題不然所有的事都是空談,年齡歧視到處都是,包含我們說話的方式,到各種學術研究,他接著以自己為例,最近被告知該退休了,因為達到WHO退休年齡,John 開玩笑說或許我該開始去做一直想做的繪畫,身為WHO高齡部部長,他覺得在年齡歧視上還需要很多努力。
而在我們增加的歲月中如何注入生命呢? 聯合國代表Dr. Cynthia Stuen分享她最近跌倒縫了三十針的故事,如果她受的教育不高,如果她沒有保險,如果她住在偏鄉,如果她沒有愛她的家人,如果她像全世界50%受到各種虐待的人一樣,她的日子會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生活品質是首要。
資深科學家Dr. Geoff Fernie更直白地說,很多人都說要擁抱老化,他覺得這根本是垃圾話,對他來說高齡的生活就是避免受傷、避免貧窮,然後做想做的事,期望透過預防及科技幫助我們找出問題並可以在家裡解決。
另有多位專家都一致同意不應該再將思維放在蓋多一點醫院、增加多一點醫護人員,而是運用社區的能量,提升社區的功能,讓每個人有機會一起參與老化的過程,共同努力。
現年97歲的前任加拿大密西沙加市(Mississauga)市長Ms. Hazel McCallion也受邀出席本次會議,她也是史上任職最久的市長,長達34年,腳步輕盈、中氣十足的上台介紹自己目前任職於一家公司的CEO (CEO為執行長的常用簡稱,但這裡指的是Chief Elder Officer),她提到隨時不要放棄自立生活的想法,並努力貢獻自己,幫助他人,參與社會,全場近千位聽眾看到她神采奕奕地分享人生智慧,不禁站起來鼓掌致敬,深受感動。
科技的話題當然也是這次會議的重頭戲,多倫多大學分享了他們利用機器人創造各種人際互動、避免社交孤立的案例,包含陪長者吃飯聊天,講笑話,玩撲克牌、賓果遊戲,準備餐點,依據主人的喜好、天氣及場合建議適當的穿著,及感應主人在家中的位置,倘若跌倒可以立即協助等,然而如參與會議的臺灣國健署王英偉署長所說,科技再怎麼進步,還是需要和人文結合,才能發揮真正的意義與綜效。
揚生慈善基金會也發表了由陽明大學童恒新老師所主持的自癒力論述計畫,及輔仁大學黃揚名老師共同合作的自癒力教室介入計畫,結果顯示參與者在身體機能和生活品質上的改善成效,並深受多國學者的認同,Dr. John Beard也鼓勵說雖然很遺憾因為政治因素我們無法合作,但你們在自癒力上的推廣是和我們很契合的。此行另有陽明大學、成功大學、桃園市衛生局等共襄盛舉發表台灣在地的各方面成效。
在這個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的高齡世代中,跳脫現有思想框架,翻轉創新才是改變的開始,而我也相信嬰兒潮世代會是創新的領頭羊,60不再是「老」的分水嶺。
如果要問這幾天的關鍵字,我想會是生活品質、社區、科技、尊嚴與優雅。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保守祕密傷健康?與配偶關係好壞無害健康?解讀關於健康生活的研究
首富李嘉誠、股神巴菲特重金研發的「富人仙丹」
天冷食補2湯品 有助增強免疫力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人的一生總心跳數是固定的,心跳越慢壽命就會越長?
熟齡健身房為老人家重訓 他們告別拐杖冒險追夢
「冬至」後氣溫直直落 做好保暖注意心血管疾病
中年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降低2%至5%! 醫:做好這3件事就能避免中年發福
日行一萬步、地中海飲食...原來「4大胸腔內科名醫」靠這4方法清肺毒、養好肺
「大雪」陰冷潮濕,疾病好發!通氣血舒緩關節腫痛
60歲看起來像40歲!吳明珠中醫師善用8養生法,快樂度過更年期
為什麼當你超過五十歲後 該將運動視為一項「工作」?
吃得健康、每週運動6天是「成功的老化」祕訣嗎?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入冬氣溫驟降 中醫師、營養師大推這項健康食材
豆漿煮粥 補充銀髮族蛋白質
冬季養生飲食、藥膳大公開 中醫:飲食加入這東西助暖身!
賈伯斯對食物相當挑剔!為什麼健康狂熱者還是死了?
停止退化的多重災難!權威醫師教你2種方法降死亡率
如此溫暖的冬天還需要補嗎?吳明珠建議先吃這類食物平補
老化不可避免嗎?老年學權威醫師:老化與退化有差別
秋天易口乾、乾咳?中醫傳授必做潤肺3件事
保持健康且長壽3要件 研究:最重要的做越少壽命越短
認真咀嚼能防失智上身!長壽專家白澤卓二:4關鍵讓頭腦清楚有活力
秋冬手腳冰冷、咳不停怎麼辦?醫教做這些事助改善
冬季進補千萬別瞎補!當心成為心腦血管病癌症的推手 不同年齡不同體質進補方法看這邊
醫病天地/進補看體質 小心補過頭
立冬溫補喝四神湯 按摩鼻翼後腰曬背能防寒
立冬進補別踩地雷 中醫師提醒小心補過頭
「立冬」冬季開始 早睡晚起儲陽氣、忌食生冷清淡吃
猜你喜歡
薑黃護心好食材!營養師:小心副作用,建議這樣吃最好
天天吃水煮餐最健康?專家:小心荷爾蒙大亂,簡單4招更營養!
木製砧板或塑膠砧板哪個好?科學家用實驗訴真相
針灸醫師教你用「吹風機」吹穴位 解決全身病症達到溫灸效果!
發熱衣洗錯一次「保暖度大降70%」4大洗滌地雷曝光
冷凍魚比較不新鮮? 專家解惑!「NG解凍」小心營養流失
天冷吃火鍋血壓、血脂飆?專家點名火鍋地雷:湯底、醬料、油脂含量高!
拿到「高鐵半價」竟讓老人們覺得像上斷頭台!黃越綏:面對「老」這檔事,不是由你掌控
一個人住的自在美好!彭樹君: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練習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
發熱衣輕薄又抗寒!但4類人穿了恐搔癢起疹
首富李嘉誠、股神巴菲特重金研發的「富人仙丹」
吃豬腦補腦、吃魚眼補眼…以形補形食療是真智慧還是以訛傳訛?
吃太鹹小心傷腎、傷心!「6大陷阱食物」吃起來不鹹但都藏高鈉
火鍋湯底能喝嗎? 醫告誡「10種人」小心隨時痛風
寒流來也不怕!中醫師傳授低溫保暖秘訣,還能調整體質遠離疾病
不只能暖手!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家事達人教你4種功用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吃素更健康?營養師提醒,吃錯恐過敏、血脂超標!健康吃素3關鍵
堅強的人不快樂!「訴苦」有3大好處,不用害怕麻煩別人
白藜蘆醇、茄紅素助護心? 別亂吃!營養師解析真相
減脂飲食3大NG觀念!營養師提3對策助健康減重
結實卻不一定更健康?醫:練出肌肉線條≠運動力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四大護心穴道」每天按壓20下 促進心血管循環!
羽絨衣怎麼穿才保暖? 名醫揭關鍵原因:不要穿錯
動物鐵、植物鐵哪個好?營養師告訴你補鐵食材排行榜
冬天運動避免傷身 5大熱身運動將關節暖開
十二時辰的各器官排毒時間 中醫師教你如何排毒養生!
拒當小腹婆、大肚男 跟著美女中醫這樣做
9成民眾都用錯了!暖暖包不是用搓的、別握手中 正確用法曝光
水餃熱量排行曝光 !「這口味」意外爆肥 網驚:還以為很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