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5習慣 保你終生健康
1、控制發炎:
慢性發炎是緩慢的全身性干擾、傷害細胞,長期下來,在心臟病、二型糖尿病、失智、癌症等病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若是造成膝蓋痛,我們可能會感到全身性發炎的效應,但是相同的發炎過程在大腦等其他部位悄悄造成傷害,我們就不大可能注意到。我們也許有時健忘或思維不清楚,但是不會聯想到與發炎有關。
你可採取抗發炎的生活方式,包括多吃抗發炎食物,例如冷水魚、豆腐、核桃、亞麻籽、大豆等;少吃引起發炎的食物,包括紅肉、蛋、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油炸食物和加工食物;降低血糖,限制攝取單一碳水化合物(白麵粉、白飯);每周做四、五次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體重過重者發炎較嚴重,減重可降低發炎;管理壓力。
2、平衡體內的微生物:
神經科醫生佩慕特(David Perlmutter)表示,人體內的大多數基因屬於腹腔裡的微生物,對如何老化有很大影響。研究顯示,腸道慢性發炎,造成大腦海馬體形成的新大腦細胞減少。同時微生物保護腸道的內膜,阻止危險物質進入身體。若腸道的防護牆遭破壞,發炎物滲入體內,就會導致提早老化和慢性病的因素成形。
為了長期維護腹腔的微生物,佩慕特建議食用含有豐富益生菌的食物,如優格、韓國泡菜等。他也建議多吃益菌生食物,後者含有微生物愛吃的纖維,例如洋蔥、香蕉。
3、多活動:
功能醫學專家朗崔(Robert Rountree)指出,除非你運動,否則抗老的各種做法都沒用。朗崔認為,運動對細胞負責產生能量且參與各種重大功能的粒線體的影響特別重要。我們無法製造新的粒線體,但是粒線體能分裂複製,而運動能刺激這個名為「粒線體生合成」的過程。運動也減輕壓力造成的老化效應,如果我們不經常運動,壓力荷爾蒙無法適當代謝,就會累積,同時導致發炎的細胞因子產生,加速老化並危及骨骼健康。
4、照顧荷爾蒙:
隨著年紀增長,荷爾蒙會改變。男性的睪酮在30歲後每年降1%到2%,女性雌激素減少,甲狀腺荷爾蒙在更年期前後浮動,甲狀腺出現問題的可能為男性的十倍,影響精力、情緒和體重。同時兩性的皮質醇會改變,導致睡眠受干擾和加速老化。管理壓力有助腎上腺健康,此外由於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會提高皮質醇的產量,專家建議早午餐主要攝取蛋白質、脂肪和非澱粉類蔬菜,晚餐則享用一些高品質碳水化合物,就可控制夜間的皮質醇產量,避免干擾睡眠。
5、保持連繫:
北卡大學微生物學教授哈德勒(North Hadler)說,最能預測良好健康的因素,聽來不是很科學,涉及「社區」、「熱情」等字眼,但是對一個人壽命的質量具有可測量的真實效應。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發現,孤獨的感覺構成長者的重大健康風險,使早死的可能提高14%。同時強烈的社會和情感連繫,有助減少壓力的生化標記,降低發炎,改善免疫,支持健康的荷爾蒙平衡。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找不到東西是認知功能出狀況?專家:視野變小了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24節氣「雨水」潮濕,皮膚過敏者當心!多吃這些深綠色蔬菜養肝
牛轉乾坤功夫拳 打下扎實新年
癌症、慢性病和失智症哪項最能補救?專家的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想健康長壽,減脂好還是增肌好?40萬人調查揭曉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擁有面對「孤獨」的能力!中年就要開始準備二件事,讓年老也能很幸福
10年偏頭痛,靠運動不藥而癒!70歲的他透露:這樣才能越活越青春
最簡單的抗老祕訣!葉金川走遍世界, 靠「登山」玩出快樂第二人生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保守祕密傷健康?與配偶關係好壞無害健康?解讀關於健康生活的研究
天冷食補2湯品 有助增強免疫力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人的一生總心跳數是固定的,心跳越慢壽命就會越長?
熟齡健身房為老人家重訓 他們告別拐杖冒險追夢
「冬至」後氣溫直直落 做好保暖注意心血管疾病
中年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降低2%至5%! 醫:做好這3件事就能避免中年發福
日行一萬步、地中海飲食...原來「4大胸腔內科名醫」靠這4方法清肺毒、養好肺
「大雪」陰冷潮濕,疾病好發!通氣血舒緩關節腫痛
60歲看起來像40歲!吳明珠中醫師善用8養生法,快樂度過更年期
為什麼當你超過五十歲後 該將運動視為一項「工作」?
吃得健康、每週運動6天是「成功的老化」祕訣嗎?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入冬氣溫驟降 中醫師、營養師大推這項健康食材
豆漿煮粥 補充銀髮族蛋白質
冬季養生飲食、藥膳大公開 中醫:飲食加入這東西助暖身!
賈伯斯對食物相當挑剔!為什麼健康狂熱者還是死了?
停止退化的多重災難!權威醫師教你2種方法降死亡率
猜你喜歡
保溫杯可以裝咖啡嗎? 醫:4點事項須注意!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省電燈泡用久會汞中毒?毒物專家揭真相...「1動作」超危險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影/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高醫營養部揭3大NG行為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茶葉渣2大妙用,入菜成超級調味料!專家:富含8大營養素,丟掉超可惜
中藥藥效比西藥慢?只能養身不能治病?中醫師說分明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日本同步配方 全新合利他命「金」強效錠 有效改善末梢發麻
為何煮麵容易出現「撲鍋」現象?簡單一招可避免
爆米花跟油脂竟然都在列!醫師點名:「5種由黑翻紅的食物」其實超營養
找不到東西是認知功能出狀況?專家:視野變小了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4習慣最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中醫教你避免病從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