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官方退休年齡六十五歲,但許多人提早退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長劉佳鈞昨天在論壇中指出,退休族重回勞動職場,除了能提供豐富工作經驗與多元思維,自身也能從工作中獲得健康與成就感,慢一點退休並無不好。
勞動部次長陳益民表示,台灣老年化快速,估計十年後六十五歲人口將超過百分之廿,進入超高齡社會,要讓生產力與高齡連結,就必須創新。他呼籲長者積極參與就業或志工,老而不休能使高齡更快樂充實。
劉佳鈞表示,根據勞動部統計,國人退休年齡平均五十七歲,公教人員和軍人更早退休。但許多退休族發現,退休生活並非想像中美好,可能面臨經濟壓力、生活失去重心,出現「不安、不滿、不便」等情緒,導致健康衰退。
製表/鄧桂芬
劉佳鈞強調,退休族重拾工作,應以興趣、專長及地域關係,透過職務再設計找到最適合的工作。一位七十歲的台東公東高工退休校長,藉由勞動部推動的「在地多元就業方案」,利用木工專長,指導卅位年輕人及原住民木工技巧,於號稱台灣最美車站的多良車站販售木藝作品,十分受遊客喜愛,讓老校長很有成就感。
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也提醒,政府應關注那些因照護家人而被迫離職的人,尤其是婦女,協助這群被迫失業的人在完成照顧任務後重回職場。
外界憂慮,延後退休或讓退休族重返職場,可能排擠年輕人工作機會。劉佳鈞表示,年輕人不必過於擔心,應轉個視角,高齡社會意味老年商機大,工作機會將比起過去多。
記者蘇健忠/攝影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