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有助預防下背痛復發方法 研究指一項日常活動可顯著改善疼痛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糯米高升糖指數,糖尿病患務必忌口!吃粽子5招平衡健康

端午節即將到來,台北農產公司推出自家3款粽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端午節即將到來,台北農產公司推出自家3款粽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聽健康

00:00/00:00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習俗三大節日,拜拜供品一定要準備粽子剝開粽葉,陣陣米香撲鼻。不過,糯米做成的粽子,熱量非常高,肝膽腸胃醫師蕭敦仁表示,南部粽約350大卡、北部粽約550大卡,小小1顆暗藏驚人的熱量,而且糯米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支鏈澱粉含量極高,是糖尿病患的禁忌。

蕭敦仁在個人臉書直播分享,粽子分為生糯米拌內餡水煮的南部粽、糯米炒熟加入內餡再蒸過的北部粽,放了五花肉、鹹蛋黃、香菇、蝦米等。另有圓糯米以鹼水浸泡後,用青竹葉包裹再蒸熟、放涼冷藏的鹼粽,食用時會沾上白糖或蜂蜜。

粽子不僅熱量高,澱粉特性不易消化,蕭敦仁提醒有3族群要注意,避免踩到食物地雷。

哪些人群不適合吃粽子?

1.糖尿病患者:糯米的升糖指數高,會促進血糖上升、血糖波動,不利於控制血糖,建議選擇全穀雜糧的健康粽。

2.腸胃消化不佳:肉粽隱藏了高脂肪、高蛋白、高鹽,容易消化不良,且糯米中的支鏈澱粉在腸胃道的消化速度較慢,吃多會胃痛、脹氣。

3.體重控制者:粽子屬於高油、高熱量的食物,尤其北部粽多了加油拌炒增加香味的步驟,應適量為宜。

想吃粽子該如何平衡身體健康呢?蕭敦仁建議,一顆粽子約含有2-4分主食,不宜每餐吃,每餐也最好不要食用超過一顆,另攝取膳食纖維豐富的蔬果,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

5招平衡健康攝取粽子

1.控制分量:無論是鹹粽或甜粽,都要控制分量大小,一次不超過1顆,避免消化不良。

2.勿重複主食:吃了粽子就不要再吃其他全榖根莖類,或是麵條、麵包等澱粉食物。

3.選擇健康五穀:選擇糙米或五穀雜糧類的粽子,減少糯米含量。

4.注意飲食均衡:多攝取蔬菜水果,綜合營養素,避免單一性的高熱量粽子。

5.適量運動:吃完粽子後,適量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熱量,可選擇散步、慢跑、有氧運動。

(責任編輯葉姿岑)

糯米 粽子 高熱量 澱粉 消化不良 升糖指數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