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餘震頻頻,地震後該做8件事!3步驟檢查房屋,樑柱出現這樣的裂縫快修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聰明飲食

馬鈴薯的暗黑歷史

馬鈴薯是人類四大主食之一,僅次於稻米、玉米和小麥,原產於南美洲秘魯一帶。圖╱柯永輝
馬鈴薯是人類四大主食之一,僅次於稻米、玉米和小麥,原產於南美洲秘魯一帶。圖╱柯永輝

聽健康

00:00/00:00

初遇馬鈴薯,應該是小時候媽媽煮咖哩雞時,白色、橙色的馬鈴薯、胡蘿蔔塊在金黃醬汁包裹下,伴著嫩滑雞肉,扒下白飯一大盤。晚上,還會忍不住打開冰箱,用手偷挖一塊解解癮。

做成沙拉是太太的馬鈴薯初體驗, 馬鈴薯、胡蘿蔔仍是主角,小黃瓜、白煮蛋伴舞,在美乃滋的指揮下跳起華爾滋,轉呀轉呀,轉出夏日的盛宴。

女兒這一代的馬鈴薯初體驗,可能是麥當勞薯條吧,沾著猩紅的番茄醬,在小朋友的小手中,一根根塞入口中。

不同的童年初體驗,相同的是「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

台灣家常菜中,煮後會讓湯汁變稠的馬鈴薯是咖哩的好搭檔,「你濃我濃」。圖╱柯永輝
台灣家常菜中,煮後會讓湯汁變稠的馬鈴薯是咖哩的好搭檔,「你濃我濃」。圖╱柯永輝

馬鈴薯(別稱土豆、洋芋、薯子……)是人類四大主食之一,僅次於稻米、玉米和小麥,原產於南美洲秘魯一帶,最早食用紀錄在約七千年前的印加王國,印加人還把多產的馬鈴薯當做意像,奉為豐收之神。大航海時代的16世紀下半葉,西班牙人把馬鈴薯帶回歐洲。

不過馬鈴薯在歐洲登陸初始卻踢到鐵板,因為歐洲不產薯類,看到這種地下塊莖的植物不易接受,加上聖經裡記載,神創造的植物是用種子發芽長大,馬鈴薯卻是用塊莖,因此被貼上「魔鬼植物」的標籤。1748年,法國國會還通過一項禁止種植馬鈴薯的法律,理由是它們會引起麻瘋病等疾病。

不過馬鈴薯能在貧瘠的土地中生長,有助解決饑荒問題,因此各國王室紛紛推廣,俄國彼得大帝就從荷蘭引入種植,1765年俄皇尼古拉一世要求依官方方式種馬鈴薯,農民認為官方藉此要把他們變成農奴,引發「 馬鈴薯暴動」。

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一世則決定從「高端」著手,舉辦一場馬鈴薯派對,邀王公貴族參加,沒想到廚師不了解馬鈴薯特性,導致女王茄鹼中毒,反而加深了英國人的戒心,直到19世紀才廣為接受,如今炸魚與炸薯條已是英國經典菜色

馬鈴薯料理變化多端,切絲炒肉是家常菜。圖╱柯永輝
馬鈴薯料理變化多端,切絲炒肉是家常菜。圖╱柯永輝

反之,北方的愛爾蘭因為土地貧瘠,很快就廣為種植,不過1840年代,一場突如其來的病蟲害侵襲馬鈴薯田,當時已成愛爾蘭主食的馬鈴薯嚴重歉收,引發百萬人餓死的悲劇。

饑荒也引發了愛爾蘭移民潮,據說有上百萬人出走到新興的美國,正好提供美國工業化和近代化所需的大量勞力。在這群人支持下,美國國力日強,終於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家,美國總統如甘迺迪、柯林頓、歐巴馬等,都系出愛爾蘭。

歷史說巧不巧,想不到一場愛爾蘭大饑荒,對美國的未來造成莫大影響。

影響美國文化的還有炸薯條,美國總統傑弗遜在18世紀末曾任美國駐法大使,他返國把炸薯條引進美國,在他擔任總統後的1802年,白宮晚宴出現了「法式薯條」(French fries,英式英文則稱炸薯條為chips)。

1940年代,美國人要找搭配漢堡的小吃,炸薯條趁勢搭上了全球商業化的特快車,隨著麥當勞等成為美國文化的象徵。

台灣約在17世紀末就由荷蘭人引入馬鈴薯,因產自地下為薯,塊根形似馬鈴,就稱為馬鈴薯。不過台灣糧食充足,多只用來佐餐,近年從台中逢甲夜市興起的焗烤馬鈴薯蔚為一時,加上玉米、起司粉,或搭以鮪魚、香腸、火腿、燻雞等烘烤,創意無限,天冷時更誘人。

馬鈴薯最初的推廣,是為了解決饑荒問題,近代一些文學作品中,馬鈴薯也成為貧窮、勞工的象徵,1890年一名工人子弟寫了一首詩「民族自由主義者(資本家)為四口一家的工人所設計的食譜」,描述周一到周日都沒肉,周日到周四連五天全靠馬鈴薯充饑。

「所以囉,工人們,別再嘟噥抱怨了,諸位可以吃得飽,要知足。如果胃裡還在咕嚕咕嚕叫,那肯定是您心懷不軌,沒別的原因」(謝志偉譯),反映了對資本家剝削的不滿。

馬鈴薯的歷史,曲折離奇又暗黑,只能提醒自己「莫忘世上苦人多」。

馬鈴薯加入雞肉醬燒,佐以香菇增味,很下飯。圖╱柯永輝
馬鈴薯加入雞肉醬燒,佐以香菇增味,很下飯。圖╱柯永輝

馬鈴薯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