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漿俗稱「燈籠果」或「黃金莓」,初夏是其盛產期,也是品嚐的最佳時機。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鼓勵消費者多多選購,並提醒選購時,應挑選果實顏色金黃,外型飽滿勻稱,外層萼片乾燥、無發霉尤佳,酸漿除了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且低熱量,品嘗夏日酸甜好滋味。
台南場楊宏瑛場長,酸漿為茄科酸漿屬(Physalis)草本植物,廣泛分布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果實包在花萼內,外型像個燈籠,因此俗名為「燈籠果」。其中祕魯酸漿(Physalis peruviana;Cape Gooseberry)果實金黃色,又稱為「黃金莓」,是目前消費市場主流。酸漿的用途與番茄相似,可以直接食用或者製成沙拉、甜點、果醬、果凍、調味品。
台南場表示,酸漿每百公克酸漿果實含鉀292.6毫克,為蘋果的2.6倍,含鐵1.24毫克,為蘋果之12.4倍;含維生素A 720 IU為蘋果的60倍,維生素B1含量0.1毫克,為蘋果的5倍,維生素B2含量0.17毫克為蘋果的17倍,維生素B3含量0.8毫克則為蘋果16倍,維生素C含量20毫克為蘋果6.9倍,僅需食用6-8粒足可滿足維生素A、C及B3每日攝取量。但除此之外,酸漿含有像是多酚類及類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素,因此從古至今都被視為民俗藥草之一種,也是國際醫學研究重點之一。
台灣早在60、70年代自南美洲引進酸漿的栽培,於中部山區種植,因為消費者認知不高,且稍費工採收,故未被大量推廣。近年來農民自日本引入優良品種,在嘉義布袋地區種植。該品種果實顆粒大,重量在14至17公克間;糖度高達14Brix,風味佳,推出後頗受好評,成為地方特色農產品,初夏來到布袋地區,切莫忘記品嘗酸漿的好風味。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