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季節的茶最好?專家教你分辨不同季節的茶個性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窮究台灣茶:如何選購、享受台灣茶》,作者池上麻由子】
茶的個性四季皆異
日照時間或降雨量、氣溫或濕度的變化隨著四季更迭,持續影響各種生物的生長。古時中國的農民曆為掌握季節的變換,將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茶是農作物之一,栽培也遵循農民曆。
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幾乎全年都能種茶,但季節的變化使茶產生差異。
例如採茶季節的雨量過多,茶味會變淡,因為寒冷導致生長緩慢,茶味就會變濃,季節或天候造就茶的個性。就算是廣受好評的春茶,早春茶與晚春茶的香氣與滋味還是不太一樣。想品嘗美味的茶,了解季節與茶的個性很重要。
圖/摘自《窮究台灣茶:如何選購、享受台灣茶》
春茶
台灣農曆中,最初在田中灌水的季節(二月初至五月初)稱為頭水,在這段期間採的茶就是春茶。春茶俗稱頭水茶,相當於日本的一番茶。春茶是一年之中收成量最多的茶,人們在這段期間脫去厚重冬衣,讓皮膚更加透氣、充滿精氣。春茶的特徵是香氣清新,喝起來順口甘甜。
平地的一般春茶多是在三月底至四月初採收,四月中旬左右上市販售。年輕的健康茶樹在這個季節四十五∼五十天就能採茶,所以五月中旬至下旬仍可採收春茶。不過這時候的茶是晚春茶,香氣弱且苦味強,具有夏茶的特徵。
若是降霜期長的高山,採茶則是每年一∼三次,收成量也有限,這點必須留意。高山的春茶在立夏(五月上旬)之後,從海拔低的產地依序採收。待凍頂山和阿里山採收完後,終於輪到梨山的春茶採收期。五月下旬至六月買到的梨山春茶才會是真貨。
夏茶
立夏過後,小滿到芒種這段期間採收的茶稱為頭水夏,夏至之後採收的夏茶稱為二水夏。氣溫高、日照時間長的夏季,茶芽生長速度極快,因此立夏至處暑的三個月內就能採兩次茶。
夏茶的茶葉色深,葉體薄且硬。氣溫上升,紫外線會變強, 所以茶的香氣或鮮味弱,澀味或苦味增加。除了東方美人茶2等特殊茶外,夏茶通常是製成廉價的業務用茶或當作罐裝飲料的原料。
一般夏茶的價格是春茶的一半,低價賣出用於加工之外, 有些茶農不採茶,連同樹枝一起剪下當成茶樹的肥料。這是保護茶樹延長壽命的方法。
在海拔一千兩百公尺以上採收的高山夏茶也有採與不採的情況。但高山夏茶可以賣到茶舖,一般夏茶則無法。成本高於平地茶的高山茶不適合廉價的加工。若是沒有標明採茶季節的高山茶,可能是夏茶或秋茶,或是兩者的混茶。
撇開價格的問題,無法成為高級茶的夏茶並非毫無價值。盛夏時節攝取苦味強的食物有益健康,能夠消除體內暑氣。
自古以來,中國人為了養生保健,飲食上會留意陰陽調和。在中醫的觀點,溫性(陽)或涼性(陰)與食材的顏色或味道有關,茶也不外乎如此,寒色系的茶偏苦,屬涼性;暖色系的茶甘甜,屬溫性。
秋茶
介於春茶、冬茶與夏茶之間的秋茶,苦甜適中。經過了春夏的採茶後,儲存在秋茶內的營養物質已經減少。因此秋茶的新芽大小不一,味道顯得平淡。
不過,秋茶也和春茶一樣,依採茶季節會產生不同的個性。九月上旬至下旬採收的早秋茶,香氣弱且殘留澀味。儘管秋天已是十月底,在台灣仍持續著夏季的暑氣,所以茶也保有夏茶的個性。
霜降(十月下旬)之後採收的晚秋茶,香氣與鮮味成分慢慢增加變得美味。隨著東北季風南下氣溫下降,茶葉生長趨緩, 成為滋味濃厚的茶。
梨山等高山茶因為夏茶的採收期短,不同於春茶較晚採收, 秋茶的採收時期會提前。大概九月中旬至下旬就能買到梨山的秋茶。
冬茶
.作者:池上麻由子
.譯者:連雪雅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29
冬片是冬茶採收後的初萌嫩芽。由於茶樹年輕,在海拔過高的產地無法採收。每年的氣候會左右冬片的收獲有無,在珍貴的冬茶之中不到百分之五,猶如至寶。台灣茶饕總會尋找冬片,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時期的茶柔軟甘甜。
高山茶的冬茶是在十一月中旬至下旬上市。但採收前遇到降霜就無法製茶,所以每年沒有固定的採收季節和產量。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減脂飲食3大NG觀念!營養師提3對策助健康減重
吃太鹹小心傷腎、傷心!「6大陷阱食物」吃起來不鹹但都藏高鈉
薑黃護心好食材!營養師:小心副作用,建議這樣吃最好
天天吃水煮餐最健康?專家:小心荷爾蒙大亂,簡單4招更營養!
吃豬腦補腦、吃魚眼補眼…以形補形食療是真智慧還是以訛傳訛?
冷凍魚比較不新鮮? 專家解惑!「NG解凍」小心營養流失
吃素更健康?營養師提醒,吃錯恐過敏、血脂超標!健康吃素3關鍵
火鍋湯底能喝嗎? 醫告誡「10種人」小心隨時痛風
天冷吃火鍋血壓、血脂飆?專家點名火鍋地雷:湯底、醬料、油脂含量高!
白藜蘆醇、茄紅素助護心? 別亂吃!營養師解析真相
動物鐵、植物鐵哪個好?營養師告訴你補鐵食材排行榜
蔬菜都吃就是不吃主食?你到底在吃素還是瞎折騰
抗發炎、降三高 沙棘果油的Omega真那麼有效嗎?
吃飽不代表吃好!掌握這幾個關鍵,才算是「好好吃飯」
食在營養/抗氧化力強、熱量低 一份草莓滿足維生素C攝取量
吃生薑 研究證實妙用多
去礦物質RO逆滲透水能不能喝?教授:對健康有影響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10種食物助改善
手沖咖啡是成功或失敗?咖啡大師教你從咖啡渣判斷
「蛋製品」未處理好易致食物中毒 這樣做可讓沙門氏桿菌死光光!
愛喝美式你比較衝動,喝拿鐵的個性是? 心理師從「10種咖啡」看出你的性格
營養學博士照吃垃圾食物!營養學教授:這4種飲食習慣比吃泡麵、薯條還傷身
吃早餐要注意 這種食物最容易出問題
水果你真的吃對了嗎?滿足對你好的水果其實有條件
外帶麻辣鍋湯底回家後該如何保存? 專家提醒這幾點要注意!
吃不完的鍋底帶回家吃可以嗎?營養師:記得這二件事很重要
寒流又要來 營養師建議打包鍋底先煮沸再保存
水餃熱量排行曝光 !「這口味」意外爆肥 網驚:還以為很清淡
熱量比綠花椰菜還低 「夏南瓜」富含鉀有利血壓控制
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猜你喜歡
薑黃護心好食材!營養師:小心副作用,建議這樣吃最好
天天吃水煮餐最健康?專家:小心荷爾蒙大亂,簡單4招更營養!
針灸醫師教你用「吹風機」吹穴位 解決全身病症達到溫灸效果!
冷凍魚比較不新鮮? 專家解惑!「NG解凍」小心營養流失
木製砧板或塑膠砧板哪個好?科學家用實驗訴真相
拿到「高鐵半價」竟讓老人們覺得像上斷頭台!黃越綏:面對「老」這檔事,不是由你掌控
減脂飲食3大NG觀念!營養師提3對策助健康減重
吃太鹹小心傷腎、傷心!「6大陷阱食物」吃起來不鹹但都藏高鈉
發熱衣輕薄又抗寒!但4類人穿了恐搔癢起疹
發熱衣洗錯一次「保暖度大降70%」4大洗滌地雷曝光
吃豬腦補腦、吃魚眼補眼…以形補形食療是真智慧還是以訛傳訛?
火鍋湯底能喝嗎? 醫告誡「10種人」小心隨時痛風
「大寒」各種病毒活躍 多吃這類食物抵禦風寒邪氣
吃素更健康?營養師提醒,吃錯恐過敏、血脂超標!健康吃素3關鍵
堅強的人不快樂!「訴苦」有3大好處,不用害怕麻煩別人
一個人住的自在美好!彭樹君: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練習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
天冷吃火鍋血壓、血脂飆?專家點名火鍋地雷:湯底、醬料、油脂含量高!
不只能暖手!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家事達人教你4種功用
結實卻不一定更健康?醫:練出肌肉線條≠運動力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拒當小腹婆、大肚男 跟著美女中醫這樣做
冬天運動避免傷身 5大熱身運動將關節暖開
「四大護心穴道」每天按壓20下 促進心血管循環!
水餃熱量排行曝光 !「這口味」意外爆肥 網驚:還以為很清淡
十二時辰的各器官排毒時間 中醫師教你如何排毒養生!
9成民眾都用錯了!暖暖包不是用搓的、別握手中 正確用法曝光
寒流來也不怕!中醫師傳授低溫保暖秘訣,還能調整體質遠離疾病
白藜蘆醇、茄紅素助護心? 別亂吃!營養師解析真相
動物鐵、植物鐵哪個好?營養師告訴你補鐵食材排行榜
羽絨衣怎麼穿才保暖? 名醫揭關鍵原因:不要穿錯
行家才懂的特質?以咳嗽次數來評比橄欖油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