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改變進食順序又想控血糖?吃「優格」也有奇效
避免飯後血糖太高或是維持高濃度時間太久,都可能對整體的健康有正面的幫助,像是減少第二型糖尿病發展的風險,還是減少糖化作用產生,以及後續延伸出來的各種慢性疾病危害。
之前營養共筆寫過文章分享「改變進食順序」能影響到餐後血糖的變化,先吃菜和蛋白質食物,再吃飯就能讓餐後血糖緩慢上升與下降。
菜肉飯的順序進食能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
要特別強調的是,有人可能會直接把先吃菜或肉理解成要把全部的菜或肉都吃完才能吃飯,但實際上沒有一定要這樣啦,就是先是一大部分的菜與肉,再開始吃飯即可,所以不會有到最後只吃白飯的風景出現。
不過問題來了,如果你經常外食,又不是很愛排隊夾菜買自助餐的話,那個用餐的食物可能沒有那麼豐富,或者是蔬菜不會太多,這個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隨餐吃優格延緩血糖上升
2018 年在《Glycative stress research》有篇研究調查了吃白飯前與後,吃優格會給餐後血糖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研究找來 20 位平均 35.8 歲的男女參與者,讓他們吃四種試驗餐,分別是:
1.白飯組(控制組):白飯 150 公克,總碳水化合物 49.7 公克
2.沙拉白飯組:先吃沙拉再吃飯,沙拉 101 公克、白飯 138 公克,總碳水化合物 49.7 公克
3.白飯優格組:先吃白飯再吃優格,優格 200 公克和白飯 120 公克飯,總碳水化合物 50.4 公克
4.優格白飯組:先吃優格再吃白飯,食物營養素組成和白飯優格組相同。
除白飯組之外,其他三組食物與食物之間的進食間隔是 5 分鐘,每一口食物要咬 30 下才能吞下肚,另外,個別食物要在 10 分鐘內吃完。
飯前之優格延緩血糖上升的效果較佳
並且會在開始吃之前與餐後 120 分鐘,總共採集七次的血樣,並取得參與者們的血糖濃度的數據。
下圖是四組的血糖濃度差變化,從圖中可以發現不管是吃白飯前或後吃優格,都有延緩血糖上升的作用,但飯前吃的效果會比較好一些。
記得,要無糖優格喔!
看完這個研究的結果,先不要急著殺去買優格呀!有三個重點要先讓你知道:
1.研究是用白米飯試驗,而我們一般飲食,就算很單調,卻還是混合類型的食物,因此優格發揮的作用可能沒有實驗那麼好。
2.碳水化合物的量,研究餐的碳水化合物量約是 50 公克,但如果一餐吃超過這個量,就沒辦法確定同樣吃 200 公克優格是否依然這麼有用。
3.要搭無糖優格,買有糖的就白搭了。加糖優格的含糖量通常不會太少,而這可能會讓本來延緩的作用消失掉。
PS:你可能會想問無糖優格搭果醬的組合,按照道理來說,果醬雖然也是頗甜,但因為它自身還含有果膠(纖維)和一些植物營養素在裡頭,影響可能沒有單純加糖那麼大。不過原則是,如果是為了控制血糖的目的而吃優格的話,就吃無糖優格,也不要加果醬;想當點心吃,沒有控制血糖需求的話,就別想那麼多啦,但適量吃就好。
推薦閱讀

營養共筆
營養共筆是由幾位營養師經營,就像學生時代的共同筆記那樣,希望藉由分享新知來與大家分享關於營養、健康與生活的筆記。或許能提供的知識量相當綿薄,但只要對某個人的營養產生些許的幫助,那我們的目的就算達成了。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如果可透過細胞再生技術培養人造肉 我們為什麼不培養並吃自己的細胞?
阿嬤聽信綠皮香蕉燉雞腳治骨痛 血脂反飆高
擔心吃鳳梨會刮舌?了解科學原理讓你放心大口吃
吃香蕉有助減重? 營養師揭「最佳時機」及風險
有豆字卻非真正豆類 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
鳳梨好處一籮筐 但別小看吃錯方式引起的健康風險
喝紅豆湯可以補血嗎?中醫師警告「3種人」別吃太多
全台吃鳳梨「再等等」!鳳梨王子:現在還沒盛產 等清明後再搶救
壽司、青醬皆入列!8種原料看似健康 含鹽量意外高的食物
驚見蛤蜊長「詭異白點」 內行人曝成因:不建議吃
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更重要的課題
多吃蛋對健康有無危害?心臟權威建議做一事便知
基隆常見火鍋界馬卡龍「蛋腸」,為什麼出了北部之外就少見?
醫病天地/吃蛋白質增肌 營養師:重點在增加比例
日研究喝綠茶降腦中風、心梗死亡風險 記得選擇無糖!
吃對食物能抗老!6色蔬果添活力,10大食物助逆齡
吃元宵、湯圓應景,卻難消化又高熱量!營養師傳授健康吃湯圓3技巧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元宵節美食 營養師:4、5顆湯圓等於1碗白米飯
我們能靠生食活下來嗎?一項關鍵演化證據曝真相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是希望還是炒作?人造肉能實現更美好的世界嗎?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猜你喜歡
多吃蛋對健康有無危害?心臟權威建議做一事便知
過年「這一味」發霉不要吃 中醫師分享保肝7要訣
吃香蕉有助減重? 營養師揭「最佳時機」及風險
不要的牙刷清磁磚?省過頭小心越掃越髒!家事職人教11種「超省時妙招」一次清除髒污
愛穿一身黑的人自傲、難以親近?心理學家透露他們的真實性格
鳳梨不僅是水果!譚敦慈教你鳳梨保存及入菜料理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壽司、青醬皆入列!8種原料看似健康 含鹽量意外高的食物
鳳梨好處一籮筐 但別小看吃錯方式引起的健康風險
「1瓶抵12瓶」理科太太賣維他命功能誇大? 食藥署要查
擔心吃鳳梨會刮舌?了解科學原理讓你放心大口吃
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募資1天破千萬 教授曝維他命「暴利」故事
驚見蛤蜊長「詭異白點」 內行人曝成因:不建議吃
喝紅豆湯可以補血嗎?中醫師警告「3種人」別吃太多
茶葉渣2大妙用,入菜成超級調味料!專家:富含8大營養素,丟掉超可惜
全台吃鳳梨「再等等」!鳳梨王子:現在還沒盛產 等清明後再搶救
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更重要的課題
女人要主動投資,不要想靠老公…理財教母林奇芬48歲漸進式退休:學會「4要」,老後才輕鬆
愛健身、注重飲食的物理治療師 不到30卻罹關節炎 她省思:我忘了好好照顧自己
吃對食物能抗老!6色蔬果添活力,10大食物助逆齡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百病起於寒!中醫師提點,擺脫冷底體質的溫熱養生祕訣
有豆字卻非真正豆類 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
我這樣拉筋的感覺是對的嗎?物理治療師教你正確的暖身伸展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基隆常見火鍋界馬卡龍「蛋腸」,為什麼出了北部之外就少見?
多老算是老到無法擁有性愛?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