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報導】
銻,這個陌生的金屬元素,很多人甚至連發音都會讀錯;這個讀音為「ㄊㄧˋ」的金屬,會刺激眼睛、皮膚、持續接觸會破壞心臟與肝臟功能,嘔吐、頭痛之外甚至可能死亡。
傳統寶特瓶 含銻不利健康
過去傳統寶特瓶,用的正是這種金屬來量產;德國在2007年曾調查全球28國共132個包裝水品牌,結果赫然發現寶特瓶放越久,銻的含量就越高。
這樣的瓶裝水,你敢喝嗎?好險,廠商現在已經發展出無銻寶特瓶,但看似純淨透明的瓶裝水其實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做成的,這串又臭又長的化學名稱,有個熟悉的英文名:PET,其實就是塑膠的一種。
塑膠因為具有質地輕巧、不易損壞、攜帶方便、成本低廉的優點,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你我周遭,但很多人都忽略塑膠其實很怕熱。
超過60-85度 塑化劑跑出來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寶特瓶的最高耐熱溫度約攝氏60度到85度,超過這個溫度就會開始溶出化學物質,最有名的化學物質就是塑化劑,甚至連乙烯也會跑出來湊熱鬧。
塑化劑的危害不用多言,它對人類生殖系統的傷害已經眾所皆知,但最近中央研究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也發現,塑化劑會刺激雌激素分泌,可能提高罹患乳癌風險。
所以下次加油後送的瓶裝水,下車最好帶離車內,否則在大太陽下曝曬,難保這壺水還是健康解渴的。顏宗海甚至建議,如果擔心寶特瓶可能溶出化學物質,不妨自己帶水壺。
雖能耐酸鹼 但別重複使用
其實利用PET製造出來的寶特瓶,不僅能夠耐酸、耐鹼,還可以耐酒精,在室溫下使用安全無虞,除了寶特瓶外,包含醬油瓶的材質其實也是PET。
下次喝礦泉水時不妨把瓶子倒過來看看,一個三角形中間寫個1的符號,就是PET材質的塑膠瓶;除了數字1之外,還有2到7的辨識碼,這些分別指的是不同材質的塑膠,當然耐熱度也不同。
顏宗海建議,瓶裝水最好喝完就丟,不要重複使用,避免健康危害;當然,少喝瓶裝水更能保護環境。
五花八門水 身體未必需要
不只塑膠瓶花樣百出,甚至連水,在商人的推波助瀾下,也到了琳琅滿目的程度。便利商店的冰櫃門一開,礦泉水、海洋深層水、純水、麥飯石、竹炭水……令人不禁懷疑,這個化學式H2O的東西,怎麼可以變出那麼多花樣?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以黑糖、紅糖來形容這些「水」的分別,她說,這些水本質上只是有無礦物質的分別,有些含量多,有些含量少,像是礦泉水與海洋深層水的礦物質含量高,純水則是用逆滲透的方法過濾剩下水的本身。
至於竹炭水,雖號稱是最適合人類味覺的弱鹼性水,但日前仍有竹炭水驗出大腸桿菌的新聞。無論什麼水,最終還是得回到「水」的本質。
補充礦物質 一般食物就有
人體每天約需要喝下2000cc的水,至於這些水到底有沒有礦物質?到底是如何逆滲透?其實並不是重點。張斯蘭說,雖然礦物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一般食物中其實就含有豐富礦物質,均衡飲食並不會有缺乏礦物質的情況,「礦泉水只是增加攝取礦物質的另一個機會而已。」
體內缺乏鈉離子、鉀離子會抽筋,但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一味補充鉀離子,也會造成腎臟負擔。到底喝什麼水好?張斯蘭直言,如果沒有特別需求,其實一般開水足矣。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句熟悉的廣告詞,回歸到最原始的問題:該喝什麼水?其實瓶裝水並沒有不好,但反璞歸真最好。
(↑點進去可看大圖表格)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