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老阿嬤讓孫子喝湯治病的驗方,可能並非無稽之談。大陸福州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教授饒平凡來台發表研究指出,把蜆仔熬湯一小時後,湯中形成的奈米膠束,可把胺基酸類的「鳥氨酸」包覆於其中;當它進入體內,可進入肝臟而達到促進肝細胞生長的效果。
不過,國內肝病學者專家對此說法持保留態度。
饒平凡昨應邀來台參加「國際保健食品因子大會」,發表「湯的威力」論文,他說,世界各國的飲食與口味雖天南地北,但無論菜餚主餐為何,餐桌上多半會搭配以肉類、海鮮或蔬菜熬煮的湯。
他表示,在許多國家,湯不僅是佳餚的一部分,喝湯還是千百年來人們保持日常健康最簡單的方法。例如雞湯,傳統上就是用於緩解一般感冒症狀;在中國也有用鯽魚湯來治療產婦乳水不足的說法;日本、福建及台灣都有人喝蜆湯來保肝。
為了研究蜆湯的療效,饒平凡發現,以一斤的蜆搭配一公升的水熬煮一小時,湯中形成了六十至七十nm(奈米)的膠束,將胺基酸類的鳥氨酸包埋於其中。他說,這些奈米顆粒進一步進行體外實驗,可促進肝細胞生長,所以可達到保肝和護肝功效。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則對於上述研究持保守看法。他認為,不論吃蜆肉或喝蜆湯,都只算是補充蛋白質和礦物質,也許可增強體力;但它畢竟不是藥物,無法讓肝病患者痊癒。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