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曾雅玲/報導】
網路講壇Tedtalk近日說了一段故事,故事主人翁圍網圈起一片海洋,闢建「海洋牧場」放牧魚群。這兒沒有雜魚磨成的餌料、也不施放任何藥劑,海上長滿了綠藻,任海鳥與大魚吃著以藻類維生長大的小魚,最後人類再自生態系捕食適量「生態魚」……。
漁法精進 加速大魚消失color="0074ad">
「生態魚」的養殖速度當然難以和商品「量產」邏輯匹敵,但卻可能確保生態永續。學者長期研究發現,過去半個世紀,漁法精進、需求增加,人類已漸漸嘗到「大魚消失」的惡果,年夜飯不一定能吃到烏魚子、超市架上一片片雪白的「鱈魚肉」,很可能是由比目魚與鱸魚偽裝充數;庶民便當裡也愈來愈難見到煎得通體酥黃的白帶魚……
半世紀後 只剩水母可吃color="0074ad">
大魚抓光了、人們吃中型魚;中型魚抓光了,人們吃蝦蟹、小魚;如果有一天蝦蟹和小魚也抓光了,人們還能吃什麼?國外漁業專家警告,若依人類日益精進的漁法與捕撈量估算,半個世紀後,下一代可能只剩浮游生物與水母三明治吃可吃。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解釋,過度捕撈日漸稀少的大型魚,已使海洋食物鏈「不可逆地」由上而下不斷縮短。頂端魚種面臨消失危機,小型魚被拿來作成魚粉或飼料,以供應肉食性魚類養殖所需。海洋物種減少,生態系的穩定度與忍受災害能力也隨之降到最低;魚被抓光了,海洋生態系最後可能只剩泥土、水母和蠕蟲類。
海洋危機 變菜單危機color="0074ad">
海洋危機轉眼間成為菜單危機,英、美、芬蘭與南非等十九國紛訂出「海鮮指南」,教導消費者選食有助海洋資源永續的魚種。邵廣昭也嘗試編輯「台灣海鮮指南」,依魚種資源量多寡、本土養殖與捕撈漁法,主張「吃小魚、不吃大魚」與「底食(吃食物鏈底層的小魚)」及以植物性餌料養殖等原則,建議合適食魚。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廖運志表示,一般而言,捕捉洄游性魚獲比定棲性魚獲生態衝擊小,但長期過度捕撈,也使不少洄游魚種資源量「拉警報」,如全球黑鮪魚量與四十年前相較,少了九成;黃鰭鮪魚量也比四十年前少了快一半;若不想鮪魚步上大西洋鱈魚後塵,從菜單上消失,最好開始節制捕捉與食用。
吃小不吃大 考慮汙染問題color="0074ad">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鄭森雄認為,「吃小不吃大」原則須更細緻考量。鄭森雄表示,河流入海帶來陸地養料,也為三到五浬距離內的近海漁場帶來汙染,此水域的魚群體內重金屬等毒素含量確與體型大小成正比;但遠洋水域受汙染程度大減,較無毒素「生物累積」問題。
鄭森雄說,「吃小不吃大」保育概念值得鼓勵,小魚魚肉單位營養與大魚無異,一般認為小魚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其實是納入骨骼與內臟營養一併計算的結果,「吃小魚常連頭、骨骼或內臟一起吃,Omega3就藏在裡面」。
生態魚養殖 藻類培養耗時color="0074ad">
至於海洋牧場以藻類為基礎養出的「生態魚」,是否比人工養殖的「飼料魚」還營養?鄭森雄說,營養成分無異,只是生態魚運動量夠,肉質或口感可能略勝一籌。
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蔣國平表示,藻類是自然水域食物鏈的基礎,淡水魚中的素食者「草魚」或海中幼魚,常以藻類或浮游生物維生。蔣國平指出,藻類培養耗時佔空間,養殖業多以底拖網捕捉幼魚,磨粉餵魚,再投藥防止密集養殖環境爆發傳染病。
鄭森雄表示,養殖漁業用藥與飼料中的營養添加劑,若按建議用量與時間投藥、捕撈,經魚體吸收代謝後,基本上不可能「被人吃下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