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將在這周六登場,民眾想吃湯圓應景,但怎麼吃才健康?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黃靖琇表示,烹調上多加些蔬菜煮食,不要油炸,喝湯有節制。可以用龍眼乾、紅棗取代精緻糖;添加地瓜、南瓜不僅增加天然甜味,也一起攝取根莖類的纖維質,有改善便秘效果;咀嚼差者或肌少症者則可使用豆漿或牛奶當湯底,補充蛋白質。
擔心體重增加則加入低熱量的白木耳有飽足感;體重太輕的人可以添加花生。若是喜歡吃鹹湯圓,添加豆包、豆腐攝取優良蛋白質。
黃靖琇提醒,湯圓煮好後,高熱會包含在內餡中,最好先劃開使其散熱、可避免燙傷嘴巴;老人、小孩要先用剪刀或湯匙剪開或切開,預防大塊哽噎;由於湯圓較不易消化,睡前或晚間少吃,才不會產生脹氣不適或排空緩慢而影響睡眠。
另市售包餡湯圓的糯米不易消化,並含糖、脂肪及磷等成份,容易造成身體負擔,老人、小孩,有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的民眾吃湯圓都要適量;另外,心臟、肝臟、腎臟功能異常容易水腫,則建議不要喝湯。
腸胃功能不好,胃脹氣、潰瘍、做過腸胃手術,以及有吞嚥障礙,如中風、失智、頭頸癌手術、放射線治療的人,應避免吃湯圓。
💪更多健康推薦
‧77歲母月領1萬多元清貧節儉 兒偷看手機驚見:原來是隱藏版富翁
‧60歲婦甩結縭四十年丈夫「成功爭到房產」面對三大失算超後悔
‧穩定血糖怎麼吃?6類食物幫你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又有飽足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