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高雄市剛滿周歲的曾姓男童,阿嬤每天餵他吃木瓜、南瓜,認為營養又助消化,結果男童皮膚變得臘黃,媽媽以為孩子得了黃疸,抱著求醫。醫師指是食物色素沈澱,建議換吃別的食物,兩周後,男童轉為紅潤的蘋果臉。
曾姓男童平日由阿嬤幫忙帶,阿嬤本身就愛吃木瓜、南瓜,覺得這兩種瓜果營養好,也搗成瓜泥天天餵孩子,結果孫子從頭到腳,皮膚一天比一天黃,連打預防針時護士都以為孩子黃疸,讓曾媽媽嚇壞了。
高雄義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楊清棋表示,曾小弟從頭到腳都呈深黃色,但眼白並沒變黃,初步排除黃疸。進一步追蹤後,原來男童阿嬤覺得木瓜、南瓜都是好蔬果,天天餵食,男童因為食物色素沈澱,皮膚才愈變愈黃。
曾小弟外,另一對五歲、六歲的小兄弟,每天都喝果菜汁,長期下來,皮膚也越變越黃。
楊清棋說,木瓜、南瓜、胡蘿蔔和芒果,經常是嬰兒副食品的首選,不過這些蔬果都含天然色素或是胡蘿蔔素,且易與脂質結合,不管大人或小孩,長時間攝取,色素沉澱,皮膚就會變黃。
楊清棋表示,幼兒病態型黃疸,起因多為膽道閉鎖或肝炎,但抽血檢驗黃疸指數正常、眼白沒有泛黃,則可能是食物色素沈澱,一般對健康並無影響。他建議,嬰兒四至六個月大開始添加副食品時,千萬不要單吃一種食物,以免孩子營養不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