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王國新/北市士林】
歷經戰亂的先父,和他那些過海來台的難兄難弟一樣,淡薄名利,以家庭為重。記得小時候,正當我們如火如荼拚大考時,他再三強調「吃飯第一,讀書第二!」成為我們家「家規」。
他退休後,我們兄弟姊妹都已成家立業,時常出遊聚餐,和樂融融。先父胃口超好,振奮一家老小食欲,談談笑笑,大家都吃得開心。
有次上陽明山,選定竹子湖一家土雞城入坐,先點了飲料,還在看菜單時,父親對店小二說:「飯先來!」店小二聽了,立即把桌上飲料收走。錯愕的我們,連忙攔下他來。
不是要換鮮奶嗎?店小二問,全家老小一陣爆笑。原來老爹鄉音重,「飯先來」,讓年輕的店小二誤聽為「換鮮奶」。
從此,飯先來成為傳家笑話,父親過世後,每逢全家吃飯,大家必也高呼,飯先來!飯先來!振奮一家大小食欲,也感念先父愛家愛飯的情操。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