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
營養、運動、睡眠,是正常人維持健康的三大關鍵。但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知易行難,生活中有太多的變數,讓人無法面面俱到。
蛋白質在哪裡?color="0074ad">
營養師總是耳提面命,每天都應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五榖根莖類、奶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尤其奶、肉、蛋、魚、豆、豆製品、內臟和全榖類等,更富含蛋白質。
為何需要蛋白質?color="0074ad">
蛋白質是維持人體生長發育,構成、修補細胞和組織的主要元素,它還能調節生理機能,供給熱能、促進新陳代謝,我們的肌肉、筋膜、骨頭、皮膚、頭髮、血液和內臟每天要「工作」,缺它不可。
該吃多少蛋白質?color="0074ad">
不同年齡階段,需要的蛋白質也不一樣。2002年一項研究顯示,國人飲食中的蛋白質品質,較20年前提升,所以每天蛋白質的需求量,接近每公斤體重需0.9至1公克。根據衛生署的國民營養調查:
●國人蛋白質平均攝取量
男性成人/每天83公克(占總熱量14.7%)
女性成人/每天62公克(占總熱量15.4%)
●成人建議蛋白質攝取量
每人每天4份,每份相當於:
‧肉或家禽或魚類一兩(約30公克)
‧豆腐一塊(100公克)
‧豆漿一杯(240cc)
‧蛋一個
‧奶類中也有蛋白質和鈣,正常人每天可喝1至2杯。
‧孕婦或哺乳婦,六大類食物都應增加,蛋白質更應多攝取,每天最好增加10到15公克的蛋白質。
誰該減少蛋白質攝取?color="0074ad">
如果有特殊狀況,如有慢性疾病的人,攝取蛋白質應該要節制。
1.腎臟病:台北振興醫院營養治療師鐘子雯說,因為蛋白質會產生含氮廢物,必須靠腎臟將含氮廢物排出,而腎臟病人腎功能不佳,吃含蛋白質食物多了,即可能造成腎臟負擔。
2.尿酸過高:如痛風病人,要避免攝取高普林食物,其實高蛋白食物也不宜攝取過多。
3.心血管疾病:鐘子雯表示,有心血管問題如高血壓、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的人,對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像牛肉或全脂牛奶,要稍加注意忌口,尤其全脂牛奶喝起來很香,其實它裡面脂肪含量達一半,對動脈硬化有不良影響。
4.老年人:由於身體器官逐漸衰退,蛋白質類的食物要適量,最好增加五穀根莖的植物性蛋白,減少肉、蛋類的動物性蛋白。
※延伸閱讀》
‧你今天蛋白質了沒? 四大病減少攝取
‧營養小辭典/高蛋白 癌患才需要
‧高油脂蛋白質 養出胖弟胖妹
‧現代小孩非營養不夠 是營養「不良」
‧胖小子 少點肉 多點植物性蛋白
‧蛋白質分三類 不是每種都可維持健康
‧胺基酸小辭典 堅果可幫助脂肪分解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