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圖╱本報資料照】
國內今年已出現11例肉毒桿菌中毒案例,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組長蔡淑貞表示,將增加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宣傳,並且增加公車體廣告等方式,提醒消費者真空包裝即食食品一定要冷藏、冷凍,食用時充分加熱,以及查明標示。
目前桃園衛生局也在積極輔導,業者也多表示願意配合,如果無法達到標準,也應停止販售真空包裝即時黃豆製品。蔡淑貞說,也許是近年真空包裝技術更普遍,但民眾仍誤以為真空包裝食品一定安全,而容易忽視食品安全。
衛生署說,肉毒桿菌孢子廣泛存在環境中,只要在絕對厭氧的環境中,都有機會萌芽增殖。未經完全滅菌處理之食品於製作或包裝過程可能遭受孢子汙染,加上密閉或真空等缺氧保存環境時,都有導致肉毒桿菌中毒之虞。因肉毒桿菌毒素不耐熱,100℃加熱10分鐘即可破壞,提醒民眾,在食用自製醃製及真空包裝食品前宜先煮沸才安全。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