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美國前總統拜登被診斷出罹患侵襲性攝護腺癌,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骨骼。根據拜登團隊發出的聲明,拜登前總統在上個星期因為排尿出現了不尋常的狀況而前往醫院接受檢查,並且在16日得到了確診的結果。攝護腺癌是中高齡男性好發的癌症,早期幾乎無症狀,跟遺傳、肥胖和飲食等因子有關。
《Medical DOC》報導,攝護腺癌是一種男性特有的癌症,特別對於50歲以上的中高年男性來說。攝護腺癌在早期幾乎沒有明顯自覺症狀,因此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進展。然而,它也是一種可透過早期發現與適當治療來控制的癌症,若能及早介入,預後通常相對良好。
攝護腺癌的主要風險因子
遺傳因素
若家族中有前列腺癌患者,罹患風險將大幅提升。具體的風險比例如下:
‧父親罹患攝護腺癌:風險提升 1.65~3.77 倍
‧兄弟罹患攝護腺癌:風險提升 2.57~3.00 倍
‧父親、兄弟或兒子中有任一人罹患者:風險提升 2.26~8.73 倍
飲食與肥胖
攝取大量脂肪與肥胖被認為會增加罹患風險。研究指出,體重指數(BMI)與罹患風險有相關性。
攝護腺癌的主要症狀
■ 早期:幾乎無症狀
早期階段的攝護腺癌通常不會出現自覺症狀。因癌細胞尚侷限於攝護腺內部,故多數患者不易察覺。
■ 進展後的典型症狀
‧排尿困難:腫瘤進展導致攝護腺腫大,壓迫尿道所致
‧頻尿:液難以順暢排出,導致排尿次數增加,特別是夜間頻尿
‧血尿:腫瘤影響泌尿道,造成尿中混有血液
‧腰痛:癌細胞轉移至骨骼(如骨盆或脊椎)所引起的疼痛
日本泌尿科醫師村上知彥指出,為了預防攝護腺癌,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與適當的體重非常重要。攝護腺癌較常發生於攝取高脂飲食或肥胖的人。因此,應避免攝取高脂肪食物,並致力於均衡飲食。
特別容易罹患攝護腺癌的人包括高齡者、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的人、肥胖者,其中,年齡與遺傳因素無法由個人控制,因此,預防肥胖、保持健康體重就成為降低風險的重要對策。
攝護腺癌在高齡男性中持續上升,定期檢查與健康管理愈發重要。有家族病史或肥胖體型者應提高警覺。改善飲食習慣與接受PSA檢測等早期發現策略,是降低風險的關鍵對策。
另外有些食物成分具有降低攝護腺癌風險的潛力,包括茄紅素(存在於番茄中)、異黃酮(存在於大豆製品中)。日常飲食中減少脂肪攝取並多食用番茄與大豆製品,有助於降低發病風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