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劉惠敏】
楊淑惠說,家長雖重視孩子健康,但對營養概念一知半解,甚至要求營養午餐多點肉類,取代水果,其實要提高孩子學習力,要讓孩子營養充足,每天不能少於2分水果。
楊淑惠說,水果中維生素、礦物質是人體成長必需,美國羅格斯(Rutgers)大學針對27種常見水果,分析相同重量所含的各種營養素,其中營養密度指數最高的依序是奇異果、木瓜、甜瓜、草莓、芒果與檸檬、柳橙。
她建議,營養午餐最好能把水果放進菜單,選擇當季水果,營養好吃又節省成本,若不巧遇風災水患,農產品價格上揚,也可利用價格平穩的進口水果。不過,楊淑惠提醒,水果入菜加熱後,維生素C流失,因此較推薦涼拌、沙拉等料理方式,並要搭配新鮮水果。
長庚醫院營養師劉家余說,水果經烹調,仍有水溶性纖維、礦物質等營養,而蘋果、芒果、鳳梨等甜分高的水果入菜,也可取代烹調用糖,柑橘類水果也有去腥作用。
劉家余提醒,有些小朋友放學愛買高熱量點心,回家飲食也不正常,造成學童胖、瘦兩極化,教導孩子正確營養知識,是當務之急。
【2009/10/29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夏天睡覺冷氣怎麼開?教授建議不要定時關機「吹整夜比較好」
‧七旬婦30年來「不出國、買特價品」存下千萬老本卻後悔了
‧80歲男體弱需攙扶「每天加吃5顆常見食物」一個月後大復活能自己走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