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食療可防秋燥乾咳問題。中醫師王靜修表示,人體的肺臟喜歡濕潤的環境,對乾燥比較敏感,尤其是支氣管較弱或是抵抗力較差的老人家及孩童,在秋天容易出現咽乾、鼻燥、皮膚乾澀等秋燥症,或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有點喘的「燥咳」症。可藉由食療幫助調養。
王醫師表示,從秋季到冬季,氣溫下降,空氣也變得乾燥。這時肺功能可能減弱,也因此容易感冒。這時食物養生離不開潤燥、暖體、養肺、益氣。
中醫食療可預防秋燥乾咳,飲食調養應以清淡、清補、平補為宜。多吃可潤肺的食物,還有清熱、生津、養陰之品。可適量喝淡茶、豆漿以及牛奶等飲料;多吃些銀耳、水梨、蓮藕、百合、蜂蜜、芝麻、糯米、豆腐等,可幫助滋陰生津等作用。
醫師建議,偏寒涼性的瓜果最好少吃。飲食應避辛辣刺激上火之物,如辣椒、大蒜、胡椒等。濃茶、咖啡、酒也應少喝。另外,還可以多吃滋陰潤肺、清補柔潤的中藥,如核桃、山藥、紅棗、蓮子等。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