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很多城市,一到時令季節,經常能見著人行道上滿地都是“栗子”,留學生或者遊客都會想:面對美味,歪果仁難道真的無動於衷嗎?很多國人覺得好浪費,撿一布袋背回去做個“板栗燒雞”加加菜,沒想到這“栗子”味道又苦又澀,最後只能倒進垃圾桶。
如果你也做過這樣的事,可要慶幸沒有多吃,否則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我沒有嚇唬你們,你們撿的不是能吃的栗子,而是有毒的歐洲七葉樹Aesculus hippocastanum種子,俗名馬栗(Horse Chestnuts),據說最早是用葉片來餵馬,能緩解馬的咳嗽症狀。現在被證實並沒有這種功效,相反的,馬栗含有大量的七葉皂甙和一些生物鹼,食用超過一定劑量,會刺激腸道,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導致上吐下瀉,抽搐麻痺,陷入昏迷,重則死亡。
歐洲人也不是不吃栗子,這裡有歐洲栗C. sativa分佈,國人叫它們甜栗或者西洋栗。這種栗子外觀和國內的板栗差不多,只不過個頭小了一圈,也沒有板栗那般香甜。吃的話,煮熟或炒熟都行,法餐有栗子濃湯,味道很讚!做成甜品也不錯,比如綿密可口的巧克力栗子蛋糕。
在中國多半吃的是板栗,學名Castanea mollissima,殼斗科栗屬的落葉喬木,樹冠龐大,高大秀美。板栗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栗子樹,南北都有分佈,且有數千年的栽培歷史了,栽培品種繁多,一般分為南方板栗和北方板栗兩大類,根據澱粉種類和含量差異,南北方的栗子口感也不盡相同。長期的人工選擇使得板栗樹變得更矮,殼鬥刺更少,殼更薄,從而更方便採摘和脫粒。
除了板栗,市面上還能見到其他一些種類的栗子,比如錐栗C. henryi,底圓而頂錐,像水滴一樣,個頭比板栗小幾圈,和一毛錢硬幣差不多大,所以又叫珍珠栗,在福建北部山區產量較大。另外還有茅栗C. seguinii、日本栗C. crenata等栗子種類,這些栗子雖然味道也不差,但在國內並沒有形成種植規模,所以較為少見,一般作為嫁接的砧木比較多。
每逢收穫季節,歪果仁也會去撿栗子呀,很多童鞋會疑惑:馬栗外觀像栗子,剝開來也像栗子,這得如何區別啊?別擔心,我一步步教你。
首先,抬頭看樹葉,栗樹是單葉,邊緣有鋸齒;歐洲七葉樹是掌狀複葉,一般有七片小葉(不然人家怎麼叫七葉樹);其次,瞅瞅地面附近,觀察那些“外殼”,栗子的殼鬥佈滿尖刺,很紮手,而七葉樹的種子被一層較為光滑的果皮包裹,只有少量的小刺。
最後,拿手上把玩,你會發現,栗子一端扁平,一端渾圓,馬栗整個都是圓的,且栗子長有絨毛,馬栗則是光溜溜的。
所以路邊的野花不要亂採,地上的栗子不要亂吃,老司機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原文出處:警告:地上的栗子不要亂吃,小心一命嗚呼
原文作者:新浪微博@進擊的多肉,原文首次刊載在果殼旗下的微信公眾號“物種日歷”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