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對普洱茶一直有誤解,甚至認為容易致癌,農委會茶改場表示,主要是因為普洱茶是經過微生物後發酵的茶類,如果在這後發酵過程中,若製程不當,就容易受到黃麴黴菌汙染,產生黃麴毒素就有致癌可能。
茶改場表示,普洱茶製程可分為普洱生茶及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是經自然陳化 (緩慢後發酵) 製成,普洱熟茶採用濕熱渥堆方法 (快速後發酵) 製成。
茶改場檢驗保存良好的緊壓普洱生茶55種,其生菌量皆符合衛生標準。所有茶類皆須貯藏於低溫低濕之環境,並非僅限於普洱茶類,尤其長期存放的茶葉,各種茶類即使未經過微生物後發酵,若貯藏於不當環境,若受到有毒害的微生物汙染,都有危害健康之虞。
因此,茶葉相關保存方式,可參考茶改場網站「茶葉之包裝貯藏」資料 (http://teais.coa.gov.tw/view.php?catid=1676)。
💪更多健康推薦
‧還在用清水煮白飯?食譜網老闆推「用一物取代」味道立刻大升級
‧女子連4天大吃麝香葡萄「差點爆肝」專科醫曝傷肝的意外陷阱
‧69歲退休師赴學生聚會「豪氣全包6萬費用」回家打開存摺心裡發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