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是經濟價值極高的魚類,近日世界各地鮭魚卻深受海蝨威脅。專家指出,海蝨不寄生於人體,不慎吃下肚會隨糞便排出,但受感染魚體的傷口或是海蝨本身可能帶有細菌或病毒,較建議熟食鮭魚,減少食用生魚片。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主任范家堃說明,海蝨是海洋中的一種節肢動物,像豌豆般一樣的大小,專寄生在海洋魚類,其中鮭瘡痂魚虱屬特別喜歡寄生在鮭魚中,其頭胸較大,能吸附魚體,吸食鮭魚血液與表皮組織等,讓魚體受創、免疫力降低,可能釀成繼發性感染,上述情況皆提升鮭魚死亡風險。有資料顯示,大西洋鮭魚的感染情形較太平洋的鮭魚嚴重,但仍須更多證據支持。
范家堃表示,目前並無有效的除蝨方法,人們若不注意可能隨受感染的鮭魚吃下肚。由於海蝨不寄生於人體,吃下肚會隨糞便排至體外,但受感染魚體的傷口或是海蝨本身帶有的細菌或病毒,也可能進到人體、帶來健康安全危害,因此較建議熟食鮭魚,減少食用生魚片。
亞東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表示,受感染的鮭魚會出現線狀裂口,通常在送至魚市場前就會被篩選掉,因此市面上多是健康的魚類。將魚製作成生魚片之前,若經過負20度冷凍7日等處理程序,包括海蝨與線蟲類等絕大多數的寄生蟲都會死亡,學理上還是可能造成人體過敏,但風險不高,目前未見相關病例報告,民眾毋須過度擔憂。
海蝨猖獗原因仍不明,范家堃說,海水溫度提升有助於海蝨活動與擴散,是否有可能因全球暖化,使得海蝨大量繁殖、感染魚類的機率提高,值得關注。鮭魚屬高經濟價值魚種,遭海蝨感染可能衝擊養殖漁業,而目前並無有效的除蝨策略或方法,國內業者與主管機關宜多加留心。
編輯推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