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大部分的食物是全年度想吃就有,但是當季盛產的,吃起來就是不同,無論是口感和食用時的氛圍,還有當下的季節感受,都不是加工品所能比擬。
第一道冷氣團從北方南下的時刻,台灣正式進入寒冷的冬季,也掀開了台東旗魚季的序幕。旗魚是出了名的深海快泳高手,巨大的活動量,造就富有彈性的魚肉蛋白。每年年底到隔年春是東南海岸的旗魚季,這段期間可以買到新鮮厚實的旗魚。
這幾日在市場看到新鮮不帶腥味,且價格親切的旗魚片,我趕緊入手幾片,請魚販去皮去骨,他很有經驗的問我:「是不是要做魚丸?」還建議我去豬肉攤買點豬板油,順便請肉攤老闆用絞肉機把板油和魚肉一起絞一絞。「那怎麼可以,新鮮魚丸一定要自己動手做!」我可是認真說的。
提著刀理過的魚片,我去到常光顧的肉攤買了20元的豬板油,20元的板油片實在不多,老闆還是笑容滿面地重複絞了兩次,說絞細一點做丸子比較好拌勻。老闆還教我,豬板油是豬肚子裡的脂肪,是純油不夾肉、沒血管所以腥味少,做魚丸不會搶味道。市場裡的人情對話,常讓我覺得是在廚房裡跟自己家人說話一般,我覺得那20元他根本沒想要收,只是我開口問了,他就隨口說個數字罷了!
製作魚丸材料簡單只需魚肉、油脂和蛋清,只要掌握材料新鮮,全程低溫,成功機率幾乎百分百。新鮮的魚肉和板油先放入冰箱冷凍庫降溫,冰凍到刀可以用力切塊的硬度就可以。大型魚做魚丸的好處是肉多、沒有刺,冷凍取出直接切成小塊。冬天室溫低,好整以暇地慢刀慢切,不必擔心魚肉會軟爛。
切塊的魚肉和板油,比例大約是20比1,直接放入食物調理機,再加入蛋清,少許鹽和白胡椒粉一起攪拌均勻,取出捏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放入冷水中。豬油可增加滑潤感,不加也是可以的,蛋白用量影響丸子彈性,這兩樣配角,不妨依照自己喜歡的口感調整。
動手做丸子前,起一鍋清水加熱,水燒滾時,把冷水中的魚丸一次下鍋,當丸子從透明光亮變成白色且浮在水面時,撈起再次放入冷水中,過程再換一次水,直到魚丸冷卻。剛做好的魚丸可直接料理,或收入冰箱冷藏。因為魚肉夠新鮮,且全程低溫,做出來的丸子不但沒有魚腥味,且口感保有彈性,天然滋味堪稱「丸」美,和市售現成的冷凍丸子似乎是兩種不同的食物。
許多人都說做丸子要加太白粉或樹薯粉,但冬天做魚丸,只需新鮮有彈性的魚肉,並不一定要添加澱粉,依舊會有丸子該有的緊實。添加澱粉一來是增加黏稠度和彈性,再者是吸收製作過程中為了保持低溫所添加的冰塊水。其實,只要選在對的季節料理當季的食材,這些添加都可以避免。如果不是遇到低溫的冬季,我是不會為難自己,去挑戰腥味重且非當季的鬆散肉質。
自己做的魚丸,味道乾淨單純,適合清爽的昆布高湯。製作魚丸之前,我預先把乾昆布剪成小片加水靜置在大湯鍋中備用。使用時,直接取出湯汁加熱,以白胡椒、鹽、麻油、蔥末、芹菜末、香菜末等冬季盛產的蔬菜調味,再加上小白菜、豆芽,和家人一起享受熱騰騰的丸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