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營養食譜

朱慧芳/醃燻好灶頭

小木屋一次可以掛上幾百斤的五花肉。圖/劉賽紅提供
小木屋一次可以掛上幾百斤的五花肉。圖/劉賽紅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在冰箱裡備著隨時可以吃的熟食不僅方便,也是現代生活的必須。但仔細想想,這根本就是地球上所有民族從古至今的生存之道。醃漬、發酵、乾燥、烘焙,全都是烹煮之外的熟食方式,更是人類保存新鮮食物,以備缺乏時的求生之道。傳統的做法,久而久之成為各地的飲食文化,風味被保留下來,原始的目的卻漸漸模糊。

長長的一段開場,我是在為自己最近的貪圖便利找理由嗎?近來我家冰箱裡總是放著「臘妹子」做的素雞,冷藏室放著下一餐要吃的,冷凍庫裡也備著幾條,隨時可以解凍來吃。從冰箱取出後,只要切片再淋些檸檬汁或水果醋,撒點蔥花就是一盤優質蛋白質。

素雞的原料是豆皮。圖/朱慧芳提供
素雞的原料是豆皮。圖/朱慧芳提供

製作素雞的原料是豆皮,用手揉碎拌入調味料,包紮塑形的過程,同時賦予彈齒的韌性,改變豆皮的原始口感。用棉布和棉繩緊紮的素雞,先在蒸鍋裡蒸煮一輪,這時,身材玲瓏有致的素雞已經定型。解開棉布後,擺回到大鍋上,再用甘蔗皮當煙燻料,燻出咖啡焦糖般的外層膚色,也在原本的調味上添加天然的煙燻香味。經過一道道繁複工序,這時的素雞跟一般常見的染色素雞,已是不能類比的食物。

素雞經包紮塑形,吃起來才有彈齒的韌性。圖╱劉賽紅提供
素雞經包紮塑形,吃起來才有彈齒的韌性。圖╱劉賽紅提供

先調味再燻製是湖南菜的特色之一,自稱臘妹子的劉賽紅稱她做的醃燻食物是承續灶頭文化的成果。她在湖南農村長大,只要到冬季,家裡廚房燒的大灶上總是掛著醃漬過的五花肉,利用大灶燒材的熱和煙,燻上個把月,原本柔軟的鮮肉自然風乾熟成,成為硬邦邦的燻臘肉。「臘」字,本來就是指大塊的肉,古時候祭祀以大塊的肉表示誠意,每年年終用臘肉祭拜祖先神明,所以農曆12月被稱為臘月,年前製作臘肉,過年吃臘肉也成為理所當然的約定俗成。

燻製後的素雞有如咖啡焦糖般的顏色。圖/劉賽紅提供
燻製後的素雞有如咖啡焦糖般的顏色。圖/劉賽紅提供

十多年前,臘妹子因為思念家鄉味,試著少量製作湖南臘肉。每年臘肉熟成,她就辦一場臘肉宴,邀請朋友到家裡享用。朋友吃上癮,便要求她多做一些。沒想到,做的份量,一年一年的增加,後來還蓋了一座煙燻小木屋,一次可以掛上幾百斤的五花肉,才夠應付接到手軟的訂單。

蒸過的臘肉顏色透紅油潤,較容易切。圖╱劉賽紅提供
蒸過的臘肉顏色透紅油潤,較容易切。圖╱劉賽紅提供

我以非常有限的西方燻鮭知識,問臘妹子是用什麼木材燻臘肉,她一臉驚嚇地說,「木材,那不起火燒掉了,還燻什麼燻!」原來,燻臘肉是一件溫柔且環保的料理,沒有明火,且燻物離火源很遠。她用乾稻殼,加上太陽曬乾的柚子、橘子皮等可以悶燒卻不易起火的天然果皮稻殼,讓它們緩緩出煙,保持煙燻室內的乾燥,花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慢慢風乾臘肉。

慢工出細活的成果是一條一條又香又硬的臘肉。我在市集買了半條,拿回家裡,整個廚房都是它的香氣。除了香味奪人之外,湖南臘肉的另一個特色是堅硬無比,利刀難斷,也因此可以長期保存。要吃的時候,先用電鍋蒸軟,下刀就容易多了。蒸過的臘肉,顏色透紅油潤,可以單獨成為一盤主角,更可以和大白菜一起熬湯,或是搭配青椒、蒜苗炒出各種變化。

為煙燻而蓋的小木屋。圖/劉賽紅提供
為煙燻而蓋的小木屋。圖/劉賽紅提供

豆製品 醃漬品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