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系資料照 記者郭政芬/攝影
9-12月正是柿子的產季,根據「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柿子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及C,尤其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一到兩倍,並含有豐富的鉀、磷、鐵等礦物質。成熟的柿子很甜,因其中含碳水化合物17.2%,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曾受《聯合報》訪問指出,柿子含豐富水分、鉀及纖維,有助於降低血壓、軟化血管、改善心血管。豐富的果膠也具潤腸作用,有助改善便秘,能維持腸道正常菌群生長。不過他也提醒,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不易消化,所以不能多吃。
柿子新鮮吃好,曬成柿餅吃像蜜餞,柿乾可入菜、煮雞湯。煮湯適合用柿乾,愈乾燥的柿乾上面的柿霜愈多,柿霜及柿蒂都有潤肺效果,記得一起下鍋,再加一些紅棗、枸杞、黃耆等中藥材,是秋天很好的養生湯品。
‧年輕夫妻買900萬房月付2.5萬貸款 七年後含淚脫手:還是租屋幸福
‧她把家裡「衣物收納箱全丟光」獲4大好處:有益健康又省錢
‧茶葉可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屬 研究揭這樣泡茶達到的效果最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