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初響,萬物生發,但遇上連綿春雨,妳是否身體沉重悶濕?專精藥膳食療的美國執業中醫師杜丞蕓,著書《女人專屬》,介紹一道道美味又養生的節氣養生佳品,讓妳跟著24節氣吃美點、養身體,健康暖胃又不怕胖。
2月18日「雨水」剛過,杜丞蕓指出,春日宜養肝,雖然雨多,只要善用藥膳、花草排濕氣,就能水嫩卻不水腫。這時候自己燉鍋四神豬肚湯,是最好的去濕健脾食療湯方。
「湯裡中藥材全都可以吃,喝湯吃料,剛好取代正餐,飽足又療癒。」杜丞蕓說,穀類、根莖、種子的組合很接地氣,身體裡的地氣就是脾胃,把脾胃顧好了,濕氣自動排除,不再滯留四肢,人也神清氣爽。
春風雖美,有時微冷,萬一不慎受寒,別忘了「窮人的人蔘」——薑。杜丞蕓提醒,生薑有非常豐富的活性藥理成分,尤以皮與肉之間最多,所以千萬別去皮,只要洗刷乾淨就好。泡杯熱薑飲,立感百病消。
春天喝潤膚茶、吃潤膚果凍也正好,看來美觀,入口可以美容、潤澤皮膚,給予體內適度的水分,還有促進皮膚活化、細緻毛孔的作用,讓妳水水過春天。
藥膳看來百利無害,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莫雅淳表示,不管藥膳本身再好,還是不能天天照三餐吃,免得營養不均衡。她強調,唯有飲食均衡,才能吸收各種營養素,也分散風險。
莫雅淳也提醒,若是有吃西藥的朋友,又要服用看似食品的中藥,都須先詢問醫師彼此藥效有否影響,以防萬一。另外,也要注意個人體質及狀況,例如身體燥熱的人不適合吃太多薑,懷孕婦女也不宜吃太多薏仁,因此吃四神湯要注意。另外,買中藥最好選購包裝完整者,不要買散裝的。
1.四神豬肚(排骨)湯
材料:薏仁20克、山藥30、芡實20克、茯苓30克、蓮子30克,豬肚300至500克(或川燙後的排骨)
作法:用清水清洗豬肚內外,用剪刀剪成適當的長條狀約5至10公分,入水川燙備用(豬肚煮熟後會縮水成一半長度)。上述中藥材洗淨後以1500至2000cc淨水煮沸,水滾後加入川燙好的豬肚或排骨同煮,約1小時後,加入適當的鹽和白胡椒粉,蓋鍋蓋繼續小火燉煮直至豬肚熟軟為止。
燉湯時可提前準備一小瓶米酒,將幾片當歸泡在米酒數天,釀成當歸米酒,四神豬肚湯起鍋前,灑上帶有當歸香氣的米酒,再加兩、三滴麻油提香。
圖/小貓流出版社
2.蜂蜜檸檬熱薑飲
材料:500克生薑、適量檸檬汁及蜂蜜
作法:洗淨帶皮生薑直接用菜刀切段拍碎,1000 cc熱水滾開後,約煮40分鐘即可熄火。等溫度下降後,添加適量檸檬汁,再加入蜂蜜快速攪拌,使其酵素激活。
圖/小貓流出版社
3.潤膚茶/潤膚果凍
材料:玉竹3克、生麥芽2克、龍眼6克、枸杞3克、紅棗2到3枚
作法:玉竹滋陰潤燥,是美顏聖品,淡雅味道接受度高。生麥芽疏肝行氣,可以減壓;龍眼香甜;枸杞、紅棗養陰補血。將以上藥材加入300到500cc熱水浸泡5到10分鐘,即成潤膚茶。
果凍:將市售果凍粉一人份與5g砂糖乾拌以避免結塊,再倒入80℃以上的熱茶調勻。粉水比例約為1:40,放置室溫下即可結凍,也可放入冰箱內縮短時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