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香蕉從國民水果變成了昂貴食物,市場水果攤上不容易看到,大賣場和超市裡雖然有貨,但是動輒一斤七、八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的價格,讓人猶豫著要不要掏錢。
看來我們對於食物的心理定價,確實該有所調整,連香蕉都可以攀越百元高峰,還有什麼會永遠低價。小番茄登上百元定位之後,就沒有回頭過,高麗菜從十元到一兩百元的落差幾乎年年發生,青蔥和豬肉價格不相上下的狀況也都出現過,依照種種跡象判斷,廉價食物的時代即將成為歷史,小市民們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澱粉含量高 部份民族當主食
香蕉在部分熱帶國家,包括非洲、東南亞、中南美洲被當作主食,因為香蕉的澱粉含量高,成熟轉黃的過程,經過酵素作用將澱粉轉化成醣分,所以甜美的香蕉能夠果腹充飢。還未轉黃的青蕉澱粉量豐富,但因為含有揉酸,澀乾的口感很難入口,必須經過加熱煮熟才能吃。煮熟的青蕉口感就跟薯穀類一樣,粉粉的帶些許清香,並沒有很強烈的味道,可以搭配副食菜餚,也可以直接沾醬汁食用。
親民香蕉 最快等到四、五月
在台灣,香蕉算是水果,而台灣水果種類豐富,吃或不吃香蕉差別並不大。但是對於把香蕉當主食的地區,香蕉價格波動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畢竟民以食為天,吃不飽或是吃不起,都可能把政府推翻掉,歷史上的國民革命可不都因為百姓吃不飽嗎。所以,政府千萬別以為把責任推給颱風就算給了答案,如何預防下個天災造成食物價格過高幅度的波動,才是政府存在的作用。
問過許多南部蕉農,包括半官方的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大家都說這波香蕉漲價是因為去年的三個颱風。強風狂吹以致香蕉折倒十有八九,直接造成香蕉難產,物以稀為貴,產量少自然價格就會變高。要吃到價格較為親民的香蕉,最快也要等到四、五月。
馬尼拉超市 煮香蕉整鍋賣
台灣曾經自稱為香蕉王國,但是自從外銷市場被菲律賓取代後,大家才意識到原來別人家生產的香蕉比我們家的品質還要好。香蕉是熱帶和亞熱帶作物,菲律賓的先天環境和廉價的勞力條件,比台灣適合大量種植香蕉,這個事實從國民食用香蕉的習慣就可以判定。
在馬尼拉的賣場超市,香蕉就跟台灣的地瓜、茶葉蛋一樣,放在結帳檯附近整鍋蒸煮,價格便宜,方便消費者順手購買。進到賣場,各式各樣的香蕉擺放吊掛在香蕉專區,一看就知道香蕉在當地人民日常生活中,佔有無比重要的明顯地位。如果當地香蕉價格跳躍式的高漲,很可能會發生像2008年海地搶糧一樣的暴動慘劇。
淡而無味 可切片點綴沙拉
我學習菲律賓煮食青香蕉的作法,把還是青澀的香蕉,連皮放入滾水中煮食,然後再剝皮食用。淡而無味的乾粉口感,跟好吃的台灣米無法並論。不過,把剝皮後的香蕉肉切成薄片,放在沙拉料理中點綴,倒是有還不錯的效果。
日後若是取得還沒有成熟的青蕉,除了跟蘋果放在一起催熟之外,還可以煮熟變化成不同口感的可能,試著把香蕉當作馬鈴薯替代品,增加料理的趣味。
屏東自然農法蕉農 林忍評 0977-004-342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