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中醫

睡到流口水 恐是脾腎虛警訊

睡覺流口水,過度疲勞外,小心是「脾虛」警訊。圖/AI生成
睡覺流口水,過度疲勞外,小心是「脾虛」警訊。圖/AI生成

聽健康

00:00/00:00

一覺醒來,枕頭有滿滿口水味;坐車睡著嘴巴張很大,嘴角還流口水,超級尷尬。中醫師梁世瀅表示,身體水分都是通過五臟六腑來調節,睡覺流口水看似小問題,其實反映了身體「津液運行」出了狀況。唾液會不自主溢出口,除了過度疲勞引起,也可能是身體出現「脾虛」或「脾胃虛弱」的警訊。

32歲張小姐,平常工作忙碌,常外食又愛喝手搖飲。最近發現每天早上起床枕頭都濕一大片,且食欲變差,吃一點東西就脹氣,大便也黏在馬桶上。梁世瀅觀察她的氣色、舌苔,屬於「脾虛濕盛」證型,建議服用四君子湯合茯苓、薏苡仁,並減少飲用冰冷飲料,一個月後,她流口水明顯減少,精神變好。

梁世瀅指出,口水屬於「津液」的一種,正常情況下應該由脾胃運化、腎氣固攝,被吸收或分布到全身,不應該在睡覺時無意識地從嘴角流出來。如果睡覺時口水容易從嘴角流出,應檢查是鼻過敏、吞嚥能力、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或確認是否是體質因素,若睡眠中唾液過多者,多屬於「濕熱內蘊」所致。

造成睡覺流口水的常見原因有三大類:脾虛濕盛型、腎陽虛型、陰虛內熱型。梁世瀅表示,不同體質有不同的原因,找到根本病因、對症調理,流口水的問題就能大幅改善,枕頭寢具也不再充滿口水臭味。

1.脾虛濕盛型

最常見的類型,脾是中醫裡「運化水濕」的主角,脾虛就是脾的功能差了,水分沒辦法好好代謝,就會變成「濕氣」,時間久了就容易變成涎液往外流。這種體質常見於長期外食族、久坐不動、喝水太多、常吃冰冷食物,建議日常飲食可攝取四神湯、淮山茯苓湯,避免冰品與甜食等。

2.腎陽虛型

常見於年長者,腎在中醫裡有「固攝」的功能,即「收住水分」。當腎陽不足,就像閥門壞掉,控制不住水,口水也容易睡覺時慢慢流出來。這種體質常見於更年期後女性、久病體虛者、熬夜工作族,建議可多吃溫補食材如黑豆、枸杞、杜仲豬腰湯,避免過度勞累與熬夜。

3.陰虛內熱型

當身體「陰液」不足,就會出現虛火,也可能讓津液亂跑。雖然不是真的發燒,卻有口乾舌燥、睡不好、煩躁燥熱的症狀,也可能會流口水,尤其是入睡初期,或半夜醒來後發現枕頭濕了。常見工作壓力大者、晚睡者、常吃補品但沒調陰的人,建議可喝百合蓮子湯、麥冬茶,避免吃炸物、辣食。

脾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