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手抬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肩旋轉肌袖4警訊,痛到讓你晚上睡不著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中醫

換季過敏、乾咳、皮膚癢症狀四起 中醫師揭「秋分」養生3大秘訣

木耳蓮子湯可以養肺。圖╱123RF
木耳蓮子湯可以養肺。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今天是24節氣「秋分」,晝夜一樣長,可說是陰陽相半的時節。中醫師周大翔表示,秋分後,日照時間逐漸縮短,氣溫降低,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之說,隨著節氣轉換,最先影響的是皮膚黏膜及呼吸道氣管系統,民眾務必多加注意。

周大翔說,秋分是一年中陽消陰長的開始,陽氣漸漸收斂,陰氣慢慢增長,因此會產生相對應的生理病理變化,容易出現慢性支氣管炎、氣喘、鼻黏膜乾燥、鼻過敏等呼吸道疾病,以及皮膚脫屑、搔癢與乾眼症、頭皮脫屑落髮等黏膜疾病,並有心理抑鬱,免疫力降低等。

周大翔指出,秋分養生首重「養肺潤燥、疏肝理氣」,常見保養中藥材有西洋參、黨參、麥門冬、五味子、烏梅等,養生食物則有山藥、杏仁、白木耳、蓮藕、百合、水梨等,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及香料過度調理食物,以免因燥性較強而傷津耗氣。

養肺茶飲推薦「益氣潤肺茶」,藥材為麥門冬6克,西洋參、五味子、枸杞各3克,陳皮、甘草各1克,放入300cc熱水中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方主要是透過生脈飲加減來補肺潤肺,西洋參可補肺氣外,對生津潤燥效果良好,麥門冬可養胃陰,五味子斂藏耗散之氣,枸杞養肝血,陳皮理氣消積,此茶飲可以達到基本宣肺、養肺、潤肺之效。

秋天養肺也可食用「木耳蓮子湯」,以新鮮白木耳1至3朵,百合10克,蓮子20顆左右,紅棗5至10顆剖開,西洋參3至5片,將所有食材放入電鍋,約500至1000cc水量,依個人喜好濃稠度適量加減,燉煮半小時至一小時,再加入冰糖調味,具有滋陰補虛、潤肺止咳、美容養顏、助安眠等效果。

此外,養肺可以按壓3穴位,如合谷穴、壇中穴及太溪穴,具調降肺氣、活化免疫力等功效,每日按壓15至20分鐘,可以幫助疏通全身氣機。

周大翔建議,氣血虛弱體質的人,可開始補氣補血,但以「平補、涼補」為原則。秋分後季節轉涼,夜間需準備薄外套及帽子,避免吹風,白日可曬曬太陽且每日快走或慢跑,透過養生照顧身體,有效提升免疫力及強化體質。

秋分 養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