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中醫精髓

五種「面色」 一窺內臟健康狀況

【內容摘自《百病起於寒》,作者/進藤義晴、進藤幸惠,方舟文化出版】

人體的健康狀況,從「面色」就可一目瞭然。根據中醫核心的五行學說,人體的五臟六腑分別對應赤、白、青、黃、黑等五種面色,每種顏色代表不同的身體狀況。健康的面色通常是白裡透紅、明亮而有光澤。

面色與五臟六腑的狀態有很深的關係,所謂「赤入心、白入肺、青入肝、黃入脾、黑入腎」,當心臟(循環器)及小腸出現問題,面色會發紅;肺部(呼吸器)及大腸出現問題,面色會發白;肝臟及膽囊出現問題,面色會發青;脾臟、胰臟(消化器)出現問題,面色會發黃;腎臟及膀胱出現問題,面色會發黑。一旦出現類似徵兆,就該留意身體的某些臟腑是不是出了狀況。

當然,每個人的膚色不同,隨著季節的移轉,人的面色也會產生一些變化,即使稍偏某種顏色,也屬正常現象。無論偏哪種顏色,都應以明亮潤澤為好;如果面部灰暗枯燥、某色獨見於不應該出現的部位,恐怕就是產生疾病的表象,即使醫院檢查一切正常,自己也沒發覺異狀,也要特別小心。

例如,若是面色發白,通常可能有嚴重的便秘。便秘屬大腸的毛病,大腸與肺又互為表裡,因此會面色發白。這種時候,可別因別人叫自己「白皙美人」而高興了。

排寒療法可以排出體內毒素,讓面部脫去病色,重拾肌膚光澤。此外,如果出現嚴重的瞑眩反應,也可藉由面色來判斷症狀是惡化了,或是逐漸好轉。

以臨床來說,很少見到純粹的青或赤色,大多是以某種色調為主的混合色,這是由於疾病通常不會是單一病徵,即使同為心臟疾病,出現問題的部位也不一樣,因此呈現出來的面色自然完全不同。只要掌握這些簡單的原則,就可以隨時自我觀察,並且及時予以改善或治療。

※延伸閱讀》

養生保健 學學貓狗過日子


‧運動時辰有訣竅 早上比晚上好

便秘 養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