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陳潮宗/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感冒該不該多喝水?近日在媒體出現相關討論。多喝水、不喝水,兩造可能都沒有錯,以中醫觀點,感冒有風寒性感冒和風熱性感冒,自有不同。
風寒性感冒,例如突然淋雨或受到冷風刺激,鼻黏膜或呼吸道分泌過多水分,導致阻塞甚至氣喘。常見症狀有鼻塞、流清鼻水、痰稀白、咳嗽、口不乾、身體寒冷或發熱、不會流汗、頭痛、全身痠痛,甚至發燒。
上述症狀產生是因為風寒的寒氣包覆於體表外,陽氣被抑制住了,所以身體感到寒冷,但其實身體外在發熱,且不易排汗。所以,此時常有人以悶棉被等方式,促使發汗,或使用發散藥物治療,例如十味敗毒散、荊防敗毒散,目前市面上已有感冒沖劑,以熱水沖泡後即可服用,熱熱喝效果好。有時候參加戶外活動,比較貼心的主辦單位會準備薑母茶給大家保暖,以預防風寒感冒。
風熱性感冒,是指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常見症狀有鼻塞、鼻涕黃濁、痰黏黃、咳嗽、喉嚨腫痛、口渴、身體寒冷或發高熱、有汗但不暢。
罹患風熱性感冒時,應該多喝水,水分是組成身體重要物質,也是身體代謝廢物的輔助,成人一天需要攝取的水分約2,500至3,000c.c.,但大多數人通常不足,因此風熱感冒時應多喝水,攝取充足的水分,才能促使廢物代謝,緩解感冒症狀,使身體機能早日復原。且建議喝涼水,涼水可以幫助散熱,還有滋潤咽部的效果。
風寒性感冒不用多喝水,避免呼吸道水分過多反造成氣喘,若要喝水,要喝溫開水,也可以加些薑母;若風熱性感冒,則需多喝水,且要喝涼水,也可以將運動飲料加水稀釋飲用,補充身體的電解質加速身體的循環。
醫學不分中西,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但真理只有一個,縱然導致此次對於「感冒多喝水」的意見分歧,如果能夠分清風寒、風熱感冒,喝水不喝水,昭然若揭。
【2009/01/22 聯合報】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