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好另一心臟!泡腳養生 溫度是關鍵
許多人冬天容易手腳冰冷,嚴重影響睡眠,不少人會泡腳來放鬆、舒眠。其實一年四季都可泡腳,只要正確泡腳都有益健康,增進末梢循環,尤其腿部運動少、年紀大的人,更可以多泡。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部長張晉賢說,大家常說「腿是另一個心臟」,腳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循環較差,但血又必須回流,新陳代謝才會好,平常靠小腿肌肉收縮回流,泡腳有助循環。天冷、運動少和年紀大的人,不妨利用泡腳的外溫協助循環,一般人也可以多泡腳,促進健康。
怎樣才是正確的泡腳?張晉賢建議,水超過內腳踝以上約四指幅,中醫稱內腳踝上三寸有穴位「三陰交」,是血液循環重要穴位。一般洗澡溫度即可,約攝氏39至42度,低於體溫則無泡腳功效,也可稍微調高溫度,以不燙傷、不爆汗為原則。泡腳時間約15至20分鐘,微微出汗就可以停,泡太久會脫水,皮膚產生皺褶。
水位:超過內腳踝以上約四指幅。
溫度:一般洗澡溫度即可,約攝氏39至42度。
時間:約15至20分鐘。
別在飯後泡 洗澡睡前都不錯
什麼時間點泡最好?睡前泡腳可助眠嗎?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邱定表示,剛吃飽不要泡,讓血液可以集中在消化部位,其餘隨時都可以。現代人晚上才有時間泡,建議洗澡前泡,發汗剛好可以洗澡,或睡前泡,只要不要泡太熱,冬天尤其有助睡眠。
泡腳桶材質 好洗快乾為重點
張晉賢說,泡腳桶材質選擇以身邊容易取得的器材就可以,建議好清洗、快乾的材質,如塑膠桶。木桶不易乾,容易藏汙納垢,桶內有細菌,泡腳有傷口恐感染。也可以選擇泡腳機,好處是可以控溫。
泡腳水調味 不推薦用醋與鹽
至於泡腳水需不需要「調味」?還是熱水就好?張晉賢說,泡腳有效主因還是水溫,加上其他材料只是輔助,不推薦加醋、鹽,醋比較刺激,濃度不易控制,對不適合泡腳的人,泡醋水反而會比沒泡更糟。
邱定說,春天百花開,可以泡各種花,增進愉悅感。夏天泡金銀花、連翹、蒲公英或板南根,有清熱解毒之效;秋天泡桑葉和百合,可以潤肺、潤燥;冬天可泡生薑薄片、桂枝。若易水腫,可以用益母草、玉米鬚來解毒利尿。艾草則對緩解痠痛有幫助。
泡溫泉更好 微量礦物質有利
張晉賢表示,泡溫泉更好,溫泉有微量礦物質,如碳酸氫鈉、硫磺等,皮膚也是吸收器官,會跟外界水分交換,吸收溫泉中微量物質,促進身體舒服感,解除疲勞。但提醒心臟病、高血壓病患,只適合泡腳,不建議全身泡,否則會脫水及出汗,血液變濃稠,泡太久恐有血管阻塞風險。
■哪些人泡腳要注意?
1.糖尿病人:糖尿病人神經末梢敏感度低,也容易有傷口,一般人小傷口並無大礙,但糖尿命人免疫系統差,自動殺菌效果不好,泡腳水會助長細菌,恐感染。
2.癌症病人:接受化療後的病人,末梢神經遭破壞變得不敏感,易手麻、腳麻,泡腳要注意溫度,以免燙傷。
3.腳龜裂:如富貴腳,或受黴菌感染的香港腳,以及濕疹之一的汗皰疹,都不適合。這幾種皮膚本身有破損或較脆弱,容易感染,嚴重時不建議泡,細菌性感染恐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4.嚴重高血壓、心臟病。
小提醒:張晉賢指出,泡腳會流汗、脫水,要補充水分。俗稱「凍甲」的甲溝炎患者要擦乾,尤其腳縫。一般人泡腳血管擴張,血壓會稍降,喝水可增加血液容積,比較不會下降太多。
■護足小物
【GelSmart】足部凝膠護墊系列
獨特凝膠材質,可保護雙腳各個部位。舒緩拇趾外翻不適感;前掌與足跟的減壓吸震;給予足弓有效的支撐保護。
元氣讀者獨享優惠:6/11~6/18期間,結帳輸入udn170601,【GelSmart】系列商品可享95折。
【哪裡買】樂齡網
服務專線:02-2577-5025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抗氧化、降脂又保肝 中醫教你不知道的陳皮吃法
不只用在燒菜做飯!中醫教你生薑的防病藥茶方
武則天養顏抗老第一方 中醫教你用西紅花降血脂
腰痠背痛怎麼辦? 中醫師:5穴位助舒緩
子宮寒不寒?中醫師破迷思:子宮不會冷!也不是該吃、忌吃什麼能解決問題
從眉毛竟可看出有沒有「免疫性疾病」!中醫師從7種眉型判斷你的身體健康
更年期熱潮紅、高血壓等慢性病 中醫師推這針灸可改善
咳嗽咳不停?中醫師教你四大止咳穴道
「一周吃才一次大餐」會害減肥破功嗎?中醫師:4321原則,健康飲食健康瘦
紅棗、黑棗功效差在哪?中醫詳解:吃多恐反效果
10大癌症死亡率肝癌居第2位 中醫救肝苦人鼓勵別放棄
人體排毒最旺盛時節 中醫教你春天養肝這樣吃
媽媽快速回到產前曼妙身材?中醫師針灸瘦身法大公開
醫病天地/手腳冰冷虛寒 溫熱養生提陽氣
過年「這一味」發霉不要吃 中醫師分享保肝7要訣
中醫治療氣喘/春夏調理氣喘 減少秋冬急性發作
年後體重直直升很難瘦 中醫茶飲搭穴位按摩減重又消脂
中藥藥效比西藥慢?只能養身不能治病?中醫師說分明
醫病天地/甲狀腺異常 針灸有助改善
冬天手腳冰冷陽氣不足! 土肉桂葉配魚腥草泡茶驅寒氣
冷到頭痛 中醫師建議:吹風機吹後頸可驅寒
愈晚愈冷低溫下探10度 中醫師推薦「驅散風寒」妙方
手腳冰冷屬陽虛 中醫調理改善
有體味自己卻聞不到,這是老人味嗎?女中醫教你從體內除臭
刷牙、漱口水無助改善?2原因讓口臭一張口就有感
十二時辰的各器官排毒時間 中醫師教你如何排毒養生!
4習慣最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中醫教你避免病從口入
長「肝斑」是肝不好嗎?女中醫教你怎麼好好調養
猜你喜歡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抗氧化、降脂又保肝 中醫教你不知道的陳皮吃法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4歲男童右側腹股溝發現鼓起未就醫 1年後疼痛不適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很少覺得肚子痛表示很健康?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婦人腰痠背痛到不行才揪出骨鬆病因 花5年救回骨質
孫愛用3C不聽勸 醫師:長輩這樣做、孫近視度數愈低
婦人吃素雞塊噎到昏厥 幸好隔壁就是醫院救回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