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運動健身

比吃優格、補充益生菌還有效 研究指1事才是促進腸道健康關鍵

元氣周報

雖然劇烈運動可能讓人感覺「腸胃翻攪」,但從長遠來看,運動卻能促進腸道菌群多樣性,提升益菌比例。圖/123RF
雖然劇烈運動可能讓人感覺「腸胃翻攪」,但從長遠來看,運動卻能促進腸道菌群多樣性,提升益菌比例。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除了吃優格、補充益生菌外,最新研究指出:運動可能才是促進腸道健康的關鍵。澳洲天主教大學運動與營養研究計畫主持人John Hawley博士指出,腸道其實是「可以訓練的器官」,如同肌肉可藉由運動強化,腸道微生物群也能藉此變得更健康,而且有氧運動效果比阻力訓練好。

劇烈運動讓腸胃翻攪,可能促進腸道菌群多樣性。

人體腸道內棲息著數兆個微生物,包含細菌、真菌與病毒,統稱為腸道微生物群。它們參與消化、代謝、免疫系統功能,並與多種疾病的發生與預防息息相關。飲食與藥物使用會影響腸道菌相,而現在研究更發現,運動也是影響腸道健康的重要因素。

雖然劇烈運動可能讓人感覺「腸胃翻攪」,但從長遠來看,運動卻能促進腸道菌群多樣性,提升益菌比例。2014年研究發現,職業橄欖球選手的腸道菌群多樣性顯著高於一般人。其他研究也顯示,運動能增加產生短鏈脂肪酸的菌種,這類脂肪酸可保護腸道、降低發炎,甚至可能預防大腸癌。

美國羅格斯大學Sara Campbell博士表示,不論男女,長期進行有氧運動者都觀察到類似的正面菌相變化。初步證據顯示,活躍者罹患大腸癌等疾病的風險較低,腸道菌群可能是背後原因之一。

每周3次跑步或騎車,腸道菌群就能產生正向變化。

Hawley指出,運動時肌肉會釋放訊息分子進入血液,傳遞到其他器官,如腎臟、肝臟和腸道,促進整體健康。而Campbell也指出,腸道與身體呈雙向影響:健康的腸道也有助於提升運動表現。

目前證據顯示,耐力型運動(如跑步、騎車等有氧運動)對腸道益處最大,相較之下阻力訓練(如重訓)影響較小。2024年一篇研究綜述指出,目前阻力訓練對腸道微生物群影響的研究仍相對有限。一項小型研究發現,過去久坐的成年人只需每周三次、每次30~60分鐘的跑步或騎車,持續六周,就能觀察到腸道菌群的正向變化。

不過,這些益處必須持續運動才能維持。Campbell提醒,一旦停止運動,腸道菌群會回到原本狀態,養成穩定的有氧運動習慣,才是腸道健康長久之計。

責任編輯:辜子桓

有氧運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