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簡慧珍、陳文星/台北報導;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中醫師劉育德】
治療運動傷害,按照患者症狀,中醫藥膏貼布分為急性、慢性兩種療效,無論哪一種,使用前都要先由醫師診斷,千萬別「黑白貼」,輕則無效浪費錢,嚴重的可能皮膚過敏甚至發炎潰爛,筋骨疾病沒治好,徒增皮肉傷痛。
24小時急性期 冰敷應急
緊鄰國小的彰化市龍泰聯合門診,常有老師、家長帶小朋友登門求醫,「下課時候跟同學玩得太用力,手臂骨頭好像裂了,很痛。」大人滿臉憂慮與緊張,深怕孩子受傷嚴重,要開刀可就麻煩。
骨科醫師廖慶龍檢查後,原來是手臂肌肉拉傷,貼藥膏治療就行了,不必手術。廖慶龍說,舉凡跑步、球類運動造成關節或韌帶扭傷、肌肉拉傷,從受傷時間起算的24小時內,屬於傷害急性期,他建議剛受傷先冰敷應急,接下來可敷貼急性期用的三黃散、如意金黃散藥膏貼布,敷在受傷部位消腫、消炎,加速減輕不適感。
急性期藥膏 寒涼助消熱
「急性期的藥膏貼布偏向寒性。」因為剛受傷的部位有紅、熱症狀,在中醫醫學分類上歸類「熱症」,彰濱秀傳醫院中醫部主任呂友文說,熱症用寒性的藥物治療,所以用三黃散、如意金黃散中的熱解毒藥材,為病人的受傷部位消熱。
慢性期藥膏 辛熱通循環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中醫師劉育德說,急症症狀緩解後,就能以慢性期的藥膏,如青草膏,增加血液通透性,讓血液重新灌透到肌肉組織,恢復肌肉組織彈性,避免急性期組織發炎造成的粘黏等情況。
劉育德總結說,急性期要用偏寒性的藥膏來減緩紅、腫、脹、痛;慢性期藥膏則多屬辛熱效果,藉由辛熱刺激毛孔放大,讓藥效快速進入,促進血液通透。但藥膏若用錯時機,反而會有反效果,火上加油更難修復。
口服消熱藥 體虛吃不消
有民眾覺得,如果口服消熱解毒藥物,經由人體直接吸收,受傷部位痊癒應該更迅速?呂友文表示,除非患者體質燥熱,可以承受清熱解毒藥效,否則局部外敷膏藥,「對症下藥」即可,若求速效改為口服,雖然較快解除受傷部位的發炎、疼痛,但體質較虛寒的患者會受不了,出現胃痛、腹瀉等症狀,反而欲速則不達。
劉育德說,中藥藥膏種類多,各有不同作用,經過專業中醫師診斷後敷貼,才是正確之道;也要確定沒有傷及骨頭、關節錯位等情況,不然就算敷再多藥膏也是徒勞無功。
※相關新聞》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