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aper╱記者黃玉芳】
春秋季節交替的時節,通常是精神疾病好發、或精神症狀容易不穩定的時期。台北馬偕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凱表示,今年冬天接連的低溫特報,也打亂了精神疾病患者的作息調整。
尤其過年後幾波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一下熱、一下冷,氣溫波動很大,陽光難得一見,一般人都容易因為天氣濕冷提不起勁,精神疾病患者更難熬,因此心情亂糟糟,需住院患者跟著增加。
方俊凱建議,下雨天仍可出門走走,看展覽、逛逛賣場等,做一些室內活動,如果待在家裡,可以看youtube跳跳瘦身操,不要窩著不動看電視。
同時把家裡當成「溫室」,白天也應點著日光燈,維持室內明亮,並且開空調,維持室溫在22至24度間,讓對環境敏感的精神疾病患者心情更為開朗。
💪更多健康推薦
‧55歲銀行員繼承2300萬遺產「光速退休」短短五年全家陷錢不夠用危機
‧「早餐香蕉減肥法」沒效?減重教練揭2正確吃法: 瘦了10公斤
‧你可能一直用錯了!「萬用」小蘇打粉其實不能用在這些地方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