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本報訊】
少林功夫不再是武俠小說中深不可測的武功,而是可落實到生活中的健身功法。自幼體弱的林勝傑,為改善體質,因緣際會踏上習武之路,大學畢業後進入河南嵩山少林寺,成為台灣第一位正宗少林武術傳人及少林寺第34代弟子。他將習武多年的心得,轉化為養生功法,今天示範的「撩拳」打法,可鍛鍊關節的運動機能。
練武前的「關節伸展操」
轉頸(舒緩頸部壓力)
1.腳打開與肩同寬,手叉腰,肩頸放鬆。
2.頭部緩慢的往左繞10圈,接著再往右繞10圈,柔和呼吸,比平時的呼吸稍慢。
Point:切忌轉太快,容易頭暈。
轉肩(活絡肩膀關節)
1.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放下,慢慢轉動右肩往後10次,往前10次,轉完換左肩。
2.雙肩一起轉動往前10次,往後10次。
雙手畫大圓(伸展肩背肌肉)
1.雙手打開與肩同寬,手微彎向上伸展。
2.雙手由上往後畫大圓,藉由雙臂帶動肩關節,由前往後慢慢繞行十次,再由後往前反方向繞行10次。
轉腰(轉動腰部關節)
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掌置胸前呈抱球姿勢,大約一顆足球的距離。
2.雙腳定住不動,利用腰部來帶動雙手向左右兩邊緩慢推移,來回十次。
Point:雙手的距離要維持不變,勿因為移動而讓距離縮小或放大。
抬腿(鬆動全身及腳踝筋絡)
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朝下平放在胸前,腰背挺直。
2.膝蓋抬起盡量頂到手掌,左右腳移動各一次算一下,共移動10下,腳尖要下壓。
起式
1.雙腳併攏:雙腳併攏,雙肩放鬆,目視前方,雙手自然下垂擺於大腿兩側,放鬆心情。
2.出腳:左腳向左打開,雙手向上提起,順勢吸氣,(吸氣約八分滿),目視前方。
重點:約3個半腳掌距離。
3.下蹲:雙掌握拳收回腰間,同時雙腿下蹲成馬步,順勢吐氣,目視前方。
Point:身體切忌前傾。
撩拳動作開始
4.出拳:雙拳向下移動,拳面朝下,拳眼朝前,順勢吸氣(吸氣4~5分滿),目視下方。5.上撩:雙拳由下往身左側向上撩起。
重點:拳面朝上,拳眼朝向身體,雙拳要與肩同高,左拳拳眼對齊右拳拳尾。右手肘護於胸前,順勢吐氣,目視左方。重點:力量由腳底延伸拳面。
6.轉換:雙拳向下移動,拳面朝下順勢吸氣,向右側動作。
7.上撩:雙拳由下往身體右側向上撩起。
重點:拳面朝上,拳眼朝向身體,左手肘護胸前,順勢吐氣,力量由腳底延伸至拳面。
重點:雙拳要與肩同高,右拳拳眼對齊左拳拳尾。
撩拳
功能:拉動腰部肌肉,鍛鍊關節的運動機能。
活絡穴道:中府、合谷、伏兔、足三里
這一式動作藉由較長時間的馬步下蹲,來強化大腿四頭肌, 鍛練膝關節的運動機能,在上提雙拳時,能拉動腰部肌肉及手臂,將力量由腳底透過馬步延伸到拳面時,感覺氣感運行於全身上下,能暢通足三里穴及雙手的合谷穴。
收式
8.擊掌:右拳變掌,向上舉起至頭頂,順勢吸氣,掌心朝前,左拳變掌,掌背向上擊打於右掌心。
9.回復:雙掌握拳,收回身體兩側,順勢吐氣,左腳內收,雙拳變掌自然下放於大腿兩側,目視前方,肩膀放鬆,回復至自然預備式。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