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養肝操 助眠降血壓
【元氣周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病變前有徵兆 肝並不沉默
方圓一脈氣功教室老師王信凱說,現代醫學認為肝是沉默的器官,因此往往在肝炎、肝硬化等肝病症狀出現時,病情已有相當進展,但從傳統醫學觀點來看,肝在病變前,就已經出現多項徵兆了。
脾胃與肝相互協調、平衡,所以,若出現脹氣、胃酸過多等脾胃症狀,下一步殃及的可能就是肝了,因此也可視脾胃症狀為肝出問題的最初警訊。
脾胃出狀況 肝失調警訊
王信凱說,若脾胃症狀出現後,還不善加保養、調整生活作息,惡性循環下影響睡眠,睡醒時口苦、口乾,睡眠品質不佳影響情緒、莫名其妙情緒低落、暴躁,都是肝經失調的徵兆。
嚴重下去,如果肋骨下方出現不適,可能已有器官病變。所以,肝一點也不沉默,特別是現代上班族,腸胃不好、晚睡又睡不安穩,都應該要特別注意。
春可稍晚睡 但要早起
王信凱說,中國醫藥大學創辦人陳立夫著名的「千金養肝茶」,其中都是紮實脾胃、利濕的藥方,道理也在此,肝要顧好、首要顧胃。
春天養肝,安穩情緒,要預防痼疾復發,也是治療痼疾的好時機。春天也是孩子轉骨季節,現存最早中醫理論「黃帝內經」建議春可晚睡(晚上11到12時)、但要早起(早晨5時到7時),建議大家可比平常早起20分鐘,做些和緩的伸展運動,有助生長、保養。
以下是王信凱介紹適合春天養肝的導引入門動作,不僅早起時可以做,平時在辦公室也可做,情緒不穩時,也可穩定情緒。連續做一陣子,對於難以安眠、晚睡血壓升高的不適狀況,都大有助益。
春天養肝導引操
1、預備動作,站立、雙腳打開,膝蓋微蹲。
注意事項:千萬不要翹起臀部,將腰放輕鬆。
2、右手放在肋骨下方。肋骨下方是肝經最敏感之處,所謂「意之所經,氣之所行」,將手置於該處,也就是將意念放在肝經,有助於抒發肝氣。
3、將身體往左傾斜。胸口向外、不駝背。深度呼吸7次。
呼吸方法:鼻吸、鼻吐,以及吸氣時腹部脹,吐氣時腹部縮之「腹式呼吸」。
4、換邊。
|
左右各做7次。
【2010/03/28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一隨報附贈,24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爬樓梯膝蓋痛?上下樓梯的痛可能是不同原因造成
路跑應補充高蛋白食物?營養師教跑步前中後這樣吃
春節吃太多?綠委林楚茵秀身材 教大家一張椅子做運動
過年七天宅在家 國健署教你在家就能甩油
登山更需要訓練下半身 專家教你如何強化腿部肌肉
牛年提升免疫力 初一新抗疫運動3招可見效
養氣經絡瑜伽/按壓穴位改善腿部水腫
養氣經絡瑜伽/改善腰椎下塌所引起的腰痠背痛
為何總是被低潮擊倒?意志不堅的上班族,大哭後才懂的事
從在校內都要叫計程車,到5年破50座百岳 26歲女嚮導:要開始才能很厲害
冬天運動避免傷身 5大熱身運動將關節暖開
結實卻不一定更健康?醫:練出肌肉線條≠運動力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想要增加運動強度 增加重訓的重量就會有效果嗎?
健身教練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千萬不要以受傷換取經驗
深蹲也入列!專家告訴你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
健身瘦腿翹臀 在家也要動起來
在家運動、走健康步道要穿鞋嗎?簡文仁:穿運動鞋2大關鍵...穿錯恐傷關節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維持「髖部肌」柔軟度 預防背痛問題發生
深深愛上雕塑身體時的自己 當用類固醇健身意味著什麼
跑馬拉松出現運動性血尿 注意可能導致腎功能障礙
他們不是姊弟,是母子!醫師媽戀上重訓,養肌肉還變年輕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放鬆「背闊肌」 預防下背痛、提高睡眠品質
不只對身體好!研究:一運動有效舒緩情緒減輕憂鬱、焦慮
參加鐵人三項發生猝死事件非罕見!研究曝最致命階段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強健「股四頭肌」 減輕膝蓋負擔、保護膝關節
以最大心跳的6成開始動!掌握運動3大危險因子才安全
猜你喜歡
保溫杯可以裝咖啡嗎? 醫:4點事項須注意!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省電燈泡用久會汞中毒?毒物專家揭真相...「1動作」超危險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影/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高醫營養部揭3大NG行為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茶葉渣2大妙用,入菜成超級調味料!專家:富含8大營養素,丟掉超可惜
中藥藥效比西藥慢?只能養身不能治病?中醫師說分明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日本同步配方 全新合利他命「金」強效錠 有效改善末梢發麻
為何煮麵容易出現「撲鍋」現象?簡單一招可避免
爆米花跟油脂竟然都在列!醫師點名:「5種由黑翻紅的食物」其實超營養
找不到東西是認知功能出狀況?專家:視野變小了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4習慣最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中醫教你避免病從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