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退休年齡」曝光!專家籲:理財晚鳥投資有「三不」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運動天地

隨便穿一雙鞋就開跑…六個跑步壞習慣,你犯了嗎?

健康報網

無論你是為了減肥還是健身而選擇跑步,都不要以為跑步就是簡單的跑起來。
無論你是為了減肥還是健身而選擇跑步,都不要以為跑步就是簡單的跑起來。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余承翰攝影

不管是健身房裡的跑步機、學校的大操場,還是公園裡,都可以見到跑步的人。無論你是為了減肥還是健身而選擇跑步,都不要以為跑步就是簡單的跑起來。

跑步六大壞習慣你有沒有

不喜歡先熱身:

如果你不熱身就跑起來,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會來不及進入“狀態”,肌肉血液供應和柔韌性不好。如果是冬天,體溫也比較低,就很容易造成韌帶和肌肉等軟組織損傷。所以要先抻抻筋、壓壓腿,慢跑熱身再運動起來。

跑完馬上休息:

很多人習慣性地跑完了就停下來,此時有節奏的運動忽然靜止,儲存在肌肉裡的血液不能通過肌肉收縮流回心臟,造成血壓降低,出現腦部暫時性缺血,引發心慌氣短、頭暈眼花、面色蒼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狀。因此,跑步過後絕不能立即停下來,正確的做法是先冷身。比如劇烈奔跑後再以較慢的速度慢跑5分鐘~10分鐘,然後進行拉伸。

跑太快太多:

跑步是會“上癮”的。如果你剛剛開始跑,切忌不要一時興起瘋狂地跑起來,速度快、時間長,會叫身體吃不消。建議根據自己的體能狀況(心率、肌肉力量、運動習慣等指標)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運動量,遵循“每週訓練量最多增幅10%”的原則。另外也不要每天跑,要適當休息,比如跑一休一,跑二休一。

不喝水或一口氣喝太多:

飲水要結合天氣、跑步時間、跑量來綜合考慮。運動前、中、後都要適時補水。一般在跑前半小時可以補水200毫升~300毫升。而如果是半小時以內的慢跑,可不用補水。運動中也要積極補水,否則運動量過大、時間過長容易出現身體脫水。需要注意的是,運動中補水要注意小口喝、多次喝的原則。而長跑後切忌一口氣喝太多,這樣會給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增加負擔,嚴重者甚至會水中毒。如果一次跑步活動超過1個小時,運動過程中建議適當飲用一些運動功能飲料。

忽視肌肉鍛煉:

跑步需要強壯的下肢力量(臀部、大腿、小腿)和核心肌肉(腰背部肌肉)力量。前者大家還會注意,後者是大家比較容易忽視的。較好的核心肌群力量能幫助跑友們控制身體姿態,跑起來更輕鬆,同時大大減少受傷的風險。

隨便穿一雙鞋或衣服就開跑:

跑步不是隨隨便便就跑起來的。比如跑步時不建議穿棉質內衣、外衣,應該選擇輕質、透氣、速幹的服裝。如果夜跑,衣服上還要有明顯的反光條。要選擇鞋底柔軟同時又有好的支撐性、包裹性和舒適性的專業跑鞋,但絕不是越貴越好。又比如跑步專用的襪子、壓縮衣您都要適當考慮。

前腳掌後腳跟哪個先著地

跑步是一個協調性非常強的運動專案,而有關到底是前腳掌先著地,還是足跟或是足中部相結合先著地,並沒有絕對定論。不論足跟還是前腳掌著地,二者都不能回避地面反作用力(簡稱GRF)的衝擊。

足跟觸地即刻產生第一次GRF衝擊峰值,為身體觸地被動產生,接著腳準備蹬離地面時產生第二次GRF峰值(肌肉主動收縮推動和緩衝)且明顯高於第一次,在整個著地過程中膝關節因股四頭肌強大的離心收縮對抗緩衝GRF,這也意味著髕股關節面(大腿和髕骨之間)和脛股關節面(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壓力增加,同時預示膝關節損傷的風險增加。由此來看足跟著地似乎不太妙。

而前足著地時只會產生一個GRF峰值(大小近似足跟著地),只是曲線比較平滑,相較足跟著地的陡然增加壓力。讀到這裡大家似乎看到了前足著地的曙光。事實上,當我們用前足著地奔跑時,小腿的肌肉、跟腱、足底腱膜發揮了較大的緩衝作用,同時也增加了小腿三頭肌、跟腱、足底腱膜的拉應力,損傷風險大增。

有沒有一種折中的方式,將這兩種著地方式產生的不良反應降到最低?答案是有的。有專家研究發現,無論足跟著地還是前足著地,只要當我們著地點位於臀部正下方時,在整個緩衝過程中髖、膝、踝都處於略微屈曲的狀態,從而會形成有效緩衝。

由此看來,足跟或前足著地時著地點和身體重心的位置關係才是有效緩衝的關鍵,所以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們跑步既不能過分前傾(著地點落在重心後面),也不能過分後傾(著地點落在重心前面)。有的研究還指出,較小的步幅、較快的步頻有助於保持重心和著地點的良好關係,一般推薦的最佳步頻是每分鐘180步~190步。

跑步 運動 膝關節 慢跑 熱身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