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多年,一年有1.4萬人罹病,聯安診所統計101至103年2萬6674筆大腸鏡檢查資料,平均每五人有一人具高度癌化腺瘤型息肉,且較難檢測的右腸遠端息肉更增為原來的1.5倍。
一名38歲上班族,健檢時原本僅做乙狀結腸鏡,但因三餐外食,且愛喝可樂、珍奶,吃漢堡、薯條,護理師建議做無痛大腸鏡,發現右側腸道有六顆腺瘤型息肉立即切除,避免日後癌化風險。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統計2萬多筆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有高達24%具有高度癌化的腺瘤型息肉,且分析腺瘤型息肉生長位置,過去左側約70%、右側約30%,分析發現左側有息肉者過去三年平均值為48%、右側52%,較難檢查出的遠端右腸息肉明顯增加。
鄭乃源說,近來的流行病學也認為,腺瘤息肉有往右邊延伸的趨勢,光做乙狀結腸鏡無法看到全部問題,尤其右側腺瘤息肉型態較不明顯,比左側更為扁平、透明,有時上面覆蓋黏液,需仔細判斷。
鄭乃源就碰過一名40歲女性,去年健檢時發現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後來追蹤原來切除處雖沒有再生息肉,但右側大腸卻發現四顆疑似鋸齒狀腺瘤息肉,呈扁平、透明狀,非常不易辨別,確診為腺瘤息肉後趕緊切除。
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表示,根據統計,乙狀結腸鏡約可檢出80%的大腸癌、息肉,但大腸鏡則可到100%。除了國健署提供40歲到60歲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家族有大腸癌或本身曾有大腸腺瘤型息肉、潰瘍性大腸炎等,都屬高危險群,建議40歲後每年一次大腸鏡(全大腸)檢查;若家族中大腸癌發病年齡為30多歲,則建議30歲就每年一次做篩檢。
簡榮南提醒,油炸、甜食會誘發大腸癌基因表現,應盡量減少,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運動。鄭乃源也提醒,民眾若發現體重遽變、解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應安排檢查。
■ 疾病小辭典:腺瘤型息肉
息肉是大腸黏膜不正常增生下形成的突起物,腺瘤型息肉在10年內,有1/3可能變成大腸癌。腺瘤性息肉表面光滑接近正常的黏膜色,大的腺瘤顏色較亮呈充血色,形狀較扁平,一般來說息肉越大惡性比率越大;一般的增生型息肉,顏色同腸粘膜但較蒼白,形狀較突出。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